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妹夫讀書的聲音這樣敏感,是因為讀出了《論語》還是因為什麼?的原因來,我正在見機掌握周仲孫的罪惡心理動向,周仲孫與劉大毛說起,說他後悔了,後悔沒有多瞭解劉大毛這個妹夫,原來周仲孫記不得劉大毛,就是因為自己不願意聽到劉大毛這樣的手下多讀書而已。劉大毛已經沒有把自己當作周仲孫的妹夫弟弟,至於手下,他從來沒有這個意思,他不是對周仲孫沒有感情,實在是周仲孫不願意說出來劉大毛父母生前與周仲孫這個頂頭上司的關係,至於周仲孫是劉大毛父母生前怎樣的上司,這個周仲孫比劉大毛還要清楚,為人父母的不是父母而是手下,為人親家的不是親家而是俘虜,從主人一下子變成了俘虜,這讀書聲音當然就是地獄裡發出來的。
周仲孫聽不得劉大毛讀《論語》,我卻非常希望劉大毛讀出來讓我多聽一聽,畢竟我的陰魂很久沒有聽到過別人讀《論語》,那都是自己身體在現代生活裡讀書的年頭才有的記憶,早就淡忘了,這時候聽到劉大毛讀出來,心裡當然感到驚奇,就算來到古代東晉,因為總是在苗山山林裡,或者就是跟著打打殺殺的來來去去的,這次聽到劉大毛讀《論語》,也是比較新奇還想繼續聽劉大毛朗讀下去。應該說劉大毛讀《論語》,讓我也想到了很多事情,我感到自己過去生活裡欠缺了什麼一樣似的,我要是是周仲孫,就會直接說出自己為什麼會討厭讀書的理由,一個堂堂的東晉刺史,又是軍事長官,按照晉朝的話說,也是他自己作為俘虜都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說自己是兩千石官員,每年拿了多少朝廷俸祿,怎麼會一個堂堂兩千石刺史大人,怎麼反感讀書,是讀書不能救國,還是讀書無能挽回益州成都的敗局?李焉好像在上次見到周仲孫的時候提到過這個問題,周仲孫沒有說出他被秦國軍隊打敗與他反感讀書有任何關係,這時候劉大毛一讀《論語》,他怎麼被蛇咬到一樣,聽了幾句就跳起來,叫喊劉大毛制止他繼續讀下去。
難道,是周仲孫反感讀書,才讓他失去了益州,並不是因為他不會打仗而失去的益州山水?這一點就與我需要明白的穿越的任務,追查罪惡起源以及演化,有很大的關係了,我對劉大毛讀《論語》感興趣,也對周仲孫此刻心裡在想什麼感興趣,怎麼分析是對我一個非常大的考驗。我又想附體到劉大毛身上去到劉大毛腦子裡感受,劉大毛與周仲孫說話之間,我卻在琢磨之後因為元氣能力不足而放棄了,我選擇了留在周仲孫的腦子裡繼續追查,而周仲孫反感讀書,此刻我明白過去劉大毛的感受了,他為什麼因為父母那麼不喜歡他收藏竹簡認字而痛苦,對劉大毛我深表同情,為他的不幸而難受,白頭髮的劉大毛就像山林裡一種鳥白頭翁一樣,劉大毛原來是為了讀書而白頭我還理解,可是沒有因為沒有書讀而白頭我還認識不夠深刻,看起來劉大毛是因為不能讀書而白頭,可是他仍然是不能讀書而只能識字的,看來劉大毛健康恢復真是不錯了,今天讀到《論語》就是證明。而劉大毛父母還有周仲孫都是變態地看待讀書,這也是讓我選擇留在周仲孫腦子裡的根據,周仲孫肯定能夠解開劉大毛因為父母不許讀書而白頭髮的人,他應該對劉大毛父母的情況有所知道才對。
看來,劉大毛的父親生前是周仲孫手下的軍官一樣的人物,他要是還活著,自然能夠親口說出為什麼不許劉大毛讀書的理由,是戰事吃緊沒有功夫讀書,還是局勢已經惡化到不允許隨軍的孩子們讀書的情形了?我想,大概是戰事吃緊了。那是在益州了,既然在益州,益州當年的戰事周仲孫應該第一個知道,至少他是東晉朝廷在益州最知道情況的一個人。劉大毛的父親生前,多半是跟隨周家多年的老將軍一類人物,因為不想打仗了這才來到劉大毛與弟兄幾個後來居住的平邑縣。
第三百零四章繼續交待(58) '本章字數:3244 最新更新時間:2011…04…03 17:43:08。0'
既然是不想打仗,那麼為什麼到了平邑縣還不許劉大毛讀書識字,要是犯了戰爭恐懼症,那麼就應該喜歡讀書才對,遠離戰爭的辦法就是到一個沒有戰爭的地方去,劉大毛父親帶著老婆孩子已經到了平邑縣,應該是離開直接與秦國打仗的地方了,可是他為什麼與劉大毛母親沒有在安靜的地方去過安安靜靜應該帶有的讀書的日子呢。
哪裡有喜歡安靜而不因此讀書的,哪裡有不想打仗又不喜歡安靜的,要說我我只能覺得東晉的古人的確非常野蠻,這是東晉的漢人。叫做漢人也好,叫做晉人也好,劉大毛父親,既然跟著周家作為手下帶兵的人,就是這個水平,實在不敢恭維,雖然我對劉大毛心存好感,但是與他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