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識由症狀推到了器官,建立了病理解剖學,為研究疾病的生物學原因開闢了道路,此外,牛痘接種的發明,公共衛生和社會醫學的一些問題引起人們的重視。
到了19世紀中葉,德國病理學家微爾嘯(virchow)倡導細胞病理學,將疾病的原因解釋為細胞形式和構造的改變。細胞病理學確認了疾病的微細物質基礎,充實和發展了形態病理學,開闢了病理學的新階段。19世紀下半葉巴斯德證明發酵及傳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國人科赫(kochr。)發現霍亂弧菌、結核桿菌及炭疽桿菌等,並改進了培養細菌的方法和細菌染色方法,大多數主要致病菌在此時期內先後發現。巴斯德還用減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首先進行疫苗的研究,從而創立經典免疫學,以後,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國人梅契尼科夫(mechnikovli。)系統闡述了吞筮現象及某些傳染病的免疫現象。
在臨床醫學上,19世紀診斷學有了很大的進步,叩診法在臨床上推廣應用;雷奈克(r。)發明聽診器;許多臨床診斷輔助手段,如血壓測量、體溫測量、體腔鏡檢查都是在19世紀開始應用的。19世紀中葉以後,解剖學的發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無菌法的應用,對外科學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從此外科學開始迅速發展。19世紀末期,體腔外科普遍發達,這樣許多臨床專業(如婦科、泌尿科、眼科等)中除進行內科處置外,外科方法也獲得重要地位。藥物學方面,19世紀初期,一些植物藥的有效成分先後被提取出來。到19世紀末合成阿斯匹林,其後各種藥物的合成精製不斷得到發展。(未完待續)
418 中藥學 1
基本簡介摺疊
中藥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記載,古代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神農時代”大約相當於新石器時代。那時候,人們已經有了原始農業,對各種農作物和天然之物的效能逐步有所瞭解,對它們的藥用效能也開始有所認識。所謂“嘗”,指的就是當時的用藥都是透過人體自身的試驗來了解其治療作用的。而一種藥,能治兩種截然相反的病,這是一些中藥奇特的地方。如:當歸能治月經過多或過少,五味子有升降血糖的雙重作用,三七、白藥兼有止血和活血作用等等。
本草的含義古人謂“諸藥草類最多,諸藥以草為本”。由於中藥的來源以植物性藥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來相沿把藥學稱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獻十分豐富,記錄著我國人民發明和發展醫藥學的智慧創造和卓越貢獻,並較完整地儲存和流傳下來,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及至近代,隨著西方醫藥學在我國的傳播,本草學遂逐漸改稱為“中藥學”。
因古代勞動人民所使用的藥物,絕大多數是植物,其中又以草本植物為多,故中國古代藥物學著作,幾乎都稱“本草”。中國最早的藥物學專書——《神農本草經》,出現於漢代。該書共載藥物365種,是由若干醫家陸續寫成的。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把新發現的藥物又整理出365種加進去,編撰成《本草經集註》。唐、宋時期,朝廷曾組織專人整理修訂中藥學書籍。唐代蘇敬等人編寫的《新修本草》是中國由政府頒行的第一部藥典。明代李時珍又著成《本草綱目》,該書52卷,共載藥1892種。繪圖1160幅,這一鉅著對中國醫藥學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中國的藥物學,是一代代的後人不斷豐富補充前人著作的結果。
中藥起源摺疊
在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由於採食植物和狩獵,得以接觸並逐漸瞭解這些植物和動物及其對人體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會引起某種藥效反應或中毒現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們懂得在覓食時有所辨別和選擇。為了同疾病作鬥爭,上述經驗啟示人們對某些自然物的藥效和毒性予以注意。古人經過無數次有意識的試驗、觀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藥物知識。
酒的發明促進了醫藥的進步
原始社會的後期,人們從野果與穀物自然發酵的啟示中,還逐步掌握了酒的釀造技術。至殷商時期,釀酒業已十分興盛。酒不僅是一種飲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溫通血脈、行藥勢和作為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故古人將酒譽為“百藥之長”。
發展過程摺疊
秦漢時期摺疊
中國最早的藥物學專書——《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出現於漢代。該書共載藥物365種,是由若干醫家陸續寫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