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星原創片段003:魚和熊掌,兩者不可兼得
高瞻遠矚者,雄踞要津,虎視天下,席捲全國,跳躍式發展氣吞山河,不戰而屈人之兵。腳踏實地者,踏踏實實,建立一個根據地,逐步發展,漸進式擴張穩步發展,積量變飛躍到質變。圍棋之樂,往往就有這樣的喜劇:埋頭自顧眼前土的莊稼漢,到頭來也許會顆粒無收;一心構築大模樣,到頭來也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地和天對舉,講究的是天時地利,方能政通人和地和勢並舉,追求的是現實和未來的期待。 外勢強大,行棋堂堂正正,乃大家風範。拘泥於蝸角蠅頭,失去大勢,必然一無所有。春秋戰國,七國合縱最後還是被勢力雄厚的秦國一統天下。偏安一隅,終將成為他人的附庸,比如江東孫吳,比如南宋朝廷。棋迷最欣賞的是高舉中國流,三連星之類的棋手。這樣的棋,波瀾壯闊,驚心動魄。而實利派,玩的是太極,下的是功夫棋,需要的是耐心和韌勁。錙銖必較,是巷戰,是貼身的肉搏。積少成多,一目一目的扣。勢與地,猶如魚和熊掌,兩者不可兼得。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問世間棋為何物
問世間棋為何物
三峽劉星編輯導語: 問世間,棋為何物?黑白誰能用入玄,千回生死體方圓。詩人張喬如此說;棋罷不知人世換,酒闌無奈客思家。大詞人歐陽修如此調侃;心似蛛絲遊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黃庭堅說得更是玄妙;還是葉顒直來直去:坐閱幾輸贏,厲觀迭興衰……
在《問世間棋為何物?》中,新浪博主紅眸說:“讀三峽劉星《棋子的故事》,看到博主博採眾人,觸類旁通的靈性。將我等感受逐一梳理,並生髮出“棋生”與人生的感慨,先生真乃集大成者。歎服。”於是我突發奇想,杜撰了一首《圍棋歌、嘆世間棋為何物》。此歌可唱,誰來唱呢?
在外網中有著名的南柯夢、青未了清風的優秀解讀,現在加上紅眸和三峽劉星的兩首詩詞作品,讓大家一起發問思考棋迷眼中的離騷,問世間,棋為何物。
嘆世間,棋為何物 (圍棋歌)
文/三峽劉星
第一次紋枰相逢,
手談閒敲巧做珍籠;
第二次網路相逢,
滑鼠點選海闊天空。
從此後暗復吳圖,
生也悠悠死也悠悠;
從此後星河燦爛 ,
成也匆匆敗也匆匆。
想當初何必相逢,
河圖演繹變化無窮;
細思量寧願相逢,
人生百年手談於共。
問世間棋為何物 ,
魂也相從夢也相從 ;
嘆世間棋為何物 ,
生也相從死也相從 。
《問世間棋為何物?》
文/(新浪 紅眸)
讀三峽劉星《棋子的故事》,看到博主博採眾人,觸類旁通的靈性。將我等感受逐一梳理,並生髮出“棋生”與人生的感慨,先生真乃集大成者。歎服。我的上篇博文,從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談起圍棋。抒發些棋痴的狂想,有博友給我留言: 將圍棋之道運用在人生當中,才謂棋迷之巔。畢竟生為人,只是人生這個大棋盤中的一子,而非手中那粒石子。如若只顧眼前小棋盤,而忽視了身旁的大棋盤,怕就本末倒置了。深然之,故反省“圍棋化入生活可取,生活化入圍棋可怕”。畢竟我們從圍棋中感悟人生,試圖讓我們短暫渺小的生命迸發出一星異彩。若生之為棋,沉迷過甚,恐真就本末倒置,也作繭自縛了。 日前,武宮甦醒,引來一片對昔日縱橫天下“宇宙流”的遐想。武宮的魅力,我以為恰恰是“非棋”。他不僅棋才橫溢,還在歌、舞、高爾夫等等領域皆有過人之能。作為棋手,世人嘆其不務正業,若專心棋藝,定會斬獲更多頭銜冠軍。但作為棋人,難道不是這些業餘之好提升了他對棋的認識嗎?否則也不會產生前無古人的宏大棋路了。戲曲老藝人講究“功夫在戲外”,棋莫不如此,世事皆莫不如此。聶衛平似乎也是。興致廣博,生性放曠正是棋之為棋,人之為人的寫照。說小了是個性,說大了就是他追求的“道”。從這一點上,似乎他們更接近棋之精髓也為可知。
我等作為棋迷,棋力微薄,但求道之心並無二致。問世間棋為何物?誰又能參透?但就是在參悟天機的路上,我們走過了充實的一生。
附錄:三峽劉星在紅眸在《問世間棋為何物?》的留言
呵呵,三峽劉星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