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摘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春天來了,又到桃花開。 桃花是中國傳統的園林花木,其樹態優美,枝幹扶疏,花朵*,色彩豔麗,為重要觀花樹種。早春觀桃,儼然成為都市生活族最浪漫的春遊的藉口。絕妙的地方“桃源”因為“經典”而成為一方勝景: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大林寺的桃花因為白居易的傷春而成為一方風景;而大俠金庸虛擬的桃花島,已經使虛無縹緲的荒島成為最流行、最浪漫的愛情聖地;“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的桃花更是一絕,他離開當塗率領孩子親自栽種幾株桃樹,想必也是一個經典;最勾引爛漫情懷的還是“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讓後來學生蠢蠢欲動……幾乎各地都有觀桃的絕佳景點。
浪子生活在三峽的鄉下,春天和桃花的親密接觸更非一般人可以想象也。倒是去年看見有老農砍伐桃花樹,心中更是無比惋惜,卻也不可奈何。我之所以不去阻止,說白了還不是因為市場經濟也。
他邊看邊說到:“這桃花,雖然好看,卻不實在;去年,滿樹的桃子,居然連小孩子也不感興趣了。”
移民之後的三峽庫區,人去房空,斷垣殘壁的廢墟之上,孤零零的果樹耷拉著枝頭,滿是沉甸甸的紅彤彤的果實;沒有人去欣賞品嚐。倒是忙壞了山雀、麻雀、斑鳩、野雞……而荒郊山野到處的瓜果樹上到處是柿子、橘子、桃子、李子……我窗前的一排棕樹去年開花了一株,當我突然探望窗外的初春懶洋洋的太陽的生活,總會驚動在棕樹上面覓食黑色果實的野鳥。看著他們驚慌撲騰遠去的身影,我總是滿懷歉意。順著鳥兒飛翔的方向,院牆枯瘦的桃枝上,嫣然的綻放開了淡淡的羞澀的桃花來……
可憐的桃花!還是如約款款來到人間。我不知道我是愛慕桃花的容顏呢?還是更渴望回味鮮桃的滋味來。
桃紅謎底誰來猜
太陽愈走愈遠,逐日的夸父終於踉踉蹌蹌的站住。倒下的夸父,活著的還有桃花林。夸父的神話悲壯最終染紅了西天的雲霞。最被人不能忘記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夸父臨死前擲下的柺杖。他那沮喪的一擲,長成了人間春色燦爛。於是,桃花的紅顏成為絕妙的隱喻。
同樣是神話傳說中,西王母的盛宴,最迷人的還是蟠桃宴。至少“悟空”為此留下遺憾和笑柄,才降臨人間成為一個“行者”。
不過,吃一枚即可長壽,畢竟是世俗之人夢寐以求的根源。自春秋以降,連桃木製品也成為了一種象徵:或辟邪、或祈福。連新年的春聯也是肇始於“總把新桃換舊符”了。
記得還是年少的時候,正月十五我最愛到本縣城最大的廣場去觀燈猜謎。至於其它的記憶幾乎完全淡忘,最深刻的故事來源於一則燈謎。紅紙黑字的燈謎雖然沒有華麗的裝飾,可是謎語的內容更是深深的吸引我。為什麼會如此 ,因為,猜中一條可以有一張兌獎卷。一張兌獎卷可以置換2顆水果糖,四張兌獎卷就可以調換一本價值不菲的“小人書”。我最想看的那本小人書就是《桃園三結義》。現在我手上就有三張兌獎卷啦!
“瞧,小朋友,這則燈謎不錯。”文化館的叔叔笑眯眯的對我說。我踮起腳尖、昂頭看去。謎面只有兩個字:桃紅(猜一個古典詩人)。“你猜猜?”看著他期待的目光,我眯眼做個鬼臉:“輕舟已過萬重山……”
桃花不是婚姻……
後來漸漸的知道了還有一柄絕妙的扇子,美其名曰:桃花扇。因為年少,看桃花扇沒有看出什麼所謂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實事實人,有憑有據”之類的感悟,記憶最深處卻是“*桃花扇”。在後來就是夢中走桃花運了。
還是在青春爛漫的季節。我興沖沖的跑進教室,在我的座位上赫然是帶露的幾枝桃花。我看見如此豔麗的花枝,氣憤的一把扯下,輕飄飄的丟到窗外。“有花堪折只需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有個同學酸溜溜的吟唱到。我的臉色一下子紅了,心兒直跳。我知道自己的臉色也許比剛才的桃花還要紅豔豔的吧。
終於,我知道傷了那個姑娘的心。現在想起來,我總是滿懷歉意的對自己說:桃花,我喜歡,可是我只喜歡山野的桃花……
有種人,既怕命帶桃花的女人,又偏偏喜歡桃花般的女人,那時為什麼會那麼敏感,那麼的的莫名其妙,那麼的尷尬。
後來,有本閒書上說到:如何面對命帶桃花的女人,首先不必要害怕,也不要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