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大學士的目的原來在這裡。
也正如自己所說的,他想賣直求清名是不可能了,不會有人相信。但他可以從另一種角度彌補形象。
比如時局艱難時忍辱負重、含羞蒙垢,一邊承受中傷,一邊默默救助忠良。正所謂周公恐懼流言日。。。。。。
若要達到這個目的,一頭熱顯然是沒用的,需要獲救的當事人主動去唱讚歌,還要唱出水平來,稍差些都是無效的。父親顯然不是這塊料,但自己卻是可以。
劉吉坦然說:“明人不說暗話。老夫看得出來,你是個真正聰明但又不迂腐的人。聽說了你的事蹟後,老夫便覺得事情還有可為。因而才會召你前來。”
方應物敢肯定,劉大學士應該是真的沒有幫助父親的打算。冒著讓天子不高興的風險,救一個沒什麼關係的人,最後什麼好處也沒有,而且還有可能被獲救者大罵一頓,這種事情劉棉花當然不會幹。
而現在,有了他方應物這個經過考察確認的“聰明人”,情況就不一樣了。有人能做搭檔,上演一場雙贏的對手戲。劉大學士的積極性自然就高漲了。
簡單地說,就是方應物營造的父忠子孝名聲很成功,劉大學士對此上了心,要取巧的搭順風車。
那麼讓不讓劉大學士搭車?方應物只想了幾個瞬間,答案就顯而易見了——只能同意。
劉棉花這樣的人,想得出種種說辭,哄著天子把處置權下移到他手裡,然後趁機撈人。換成正人君子們,能做得到麼?
雖然劉大學士名聲不正。但為了救出父親,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是情有可原,和劉大學士打交道更不算什麼,不至於被否定的。這年頭輿論還不至於這麼極端。
更何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