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 (第4/4頁)
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盾。
有關方面在前面講述孫權的發跡之路的時候略為提及過,但是不是很系統,其實,孫權這麼做,除了個人性格等因素之外,還有著頗深的家族傳統。
這個樑子在孫策時代就已經結下了。
陸遜的家族的代表人物乃是陸康,也就是陸績的父親,當時出任廬江太守,乃是江東大族的領袖人物之一,袁術和他關係不好,於是就慫恿孫策當炮灰,條件是打下來的土地就是你的,你孫策就是廬江太守。
這麼一任命,也就調動起了孫策的積極性,打起來格外賣力,市場經濟啊,多勞多得。
但是,仇恨就此埋下,以至於孫策初到江東的時候遭到了強烈的抵制,和咱們對日貨的態度差不多——質量好不假,可是有強烈的仇恨情緒,不過人家和咱們不一樣,是真的不用,所以,孫策一開始只能靠張昭這樣外來的還有父親遺留下來的一些軍事資產。
但是,年輕氣盛的孫策並沒有放低姿態討好這些地頭蛇,手段及其殘忍,武力驅逐王朗、劉繇、華歆(這些都是文化人,和地方勢力處的很好,屬於他們的代言人)之餘,還對暗中支援他們的宗族進行了三光政策:“孫策平定吳、會,誅其英豪”、“轉鬥千里,盡有江南之地,誅其名豪,威行鄰國”,種種記載都是用數以萬計的生命寫就的。
所以,當時數得出名頭的周昕、盛憲、王晟、鄒他、錢銅、高岱幾乎全部被誅殺,孫策這麼做是槍打出頭鳥啊,孫權即位之初誅殺的“神童”沈友也是相關的代表。
殺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這些基層人士不合作的話,就孫策帶來的那些外來人士能起什麼作用呢?劉備和諸葛亮等執政者,包括繼任蔣琬和費禕,乃至姜維都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