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 (第3/4頁)
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層人士中“矮子裡面選大個”,所謂的精英人才在此時留下的不過是一個“五虎將”的趙雲還有漢中太守魏延、臨時提拔上來的李嚴而已,攻守都有問題啊。
也就是說諸葛亮在接手的時候就是一個爛攤子了,想惡化都難,所以,我們有必要把人才匱乏推卸到他的身上嗎?
諸葛亮+趙雲+魏延+李嚴,這是建興元年,蜀漢帝國拿的上臺面的人才。
建興12年,前兩位壽終正寢,魏延被誅殺,李嚴被流放,第3代領導層被迫全面上臺接手,而這個集團可以說是完全由諸葛亮給選拔出來的——相對於劉備時代和諸葛亮時代,我們把這個第3代稱為劉禪時代吧:
劉禪時代
1.陳震,字孝起,南陽人。
先主領益州牧,闢為從事。建興三年為尚書令,後來作為蜀漢與東吳夷陵之戰以後的談判大使出使東吳,簽訂盟約,準備滅魏之後交分天下,建興九年李嚴被廢,陳震接替,十三年陳震病逝。
2.董允,董和之子。
為太子舍人,後主繼位為皇門侍郎,諸葛亮北征認為宮中必須有一個很好的輔佐劉禪的物件,所以啟董允為侍中,領虎賁中朗將。很好的抑制了黃誥所作所為,“終允之世,誥位不過皇門丞”延熙六年為輔國將軍,七年以侍中守尚書令,九年病逝。
3.陳袛,字奉宗,汝南人,許靖兄外孫。
因為才華出眾甚得費禕喜愛,所以“超繼允內侍,呂卒,以侍中守尚書令,加鎮軍將軍”陳袛的官位雖然不如姜維但是因為姜維常年領兵在外所以更加得到劉禪的寵信,但是陳袛掌權期間也是黃誥迅速崛起的時候。
景耀元年病逝。
4.呂乂,南陽人。
劉備時代置監府校尉,校鹽鐵之利,遷新都、綿竹令,遷巴西太守。後來徙為漢中太守。兼領督農,供給軍糧。諸葛亮死後累遷廣漢蜀郡太守。後來代董允為尚書令,為政簡而不繁,號為清能。延熙十四年病逝。
5.霍弋,霍峻之子。
先主末年為太子舍人諸葛亮時代為記室,諸葛亮死後為皇門侍郎,後為太子中庶子。永昌*不止,為永昌太守,很快平定內亂。遷監軍詡軍將軍,領建寧太守,統南郡。景耀六年進號安南將軍,直到蜀漢滅亡,舉以內附,繼續得到恩寵。
6.向朗。
因為馬謖事件被諸葛亮廢黜,諸葛亮死後徙左將軍,延熙十年病逝。
7.向寵,向朗兄子。
夷陵一戰劉備慘敗只有向寵軍團保持整建制。建興元年為都亭侯,後為中部督,典宿衛兵。遷中領軍。延熙三年征伐少數民族叛亂遇害
8.李恢,早年以及諸葛亮時代既是在與西南少數民族戰爭中表現出非凡的一面。建興7年領建寧太守,9年病逝。
9.李球,李恢弟子。
羽林右部督,隨諸葛瞻戰死綿竹。
10.呂凱,永昌人士。
因為表現忠心且能力不錯,為雲南太守。為叛夷所害。同時提拔的王伉為永昌太守。
11.馬忠,字德信,巴西人。
夷陵一戰劉備慘敗,馬忠率領5000軍隊前往營救,與劉備交談之後認為此人可用。建興元年諸葛亮開丞相府,馬忠為門下督。建興三年諸葛亮東征,拜馬忠為垟牁太守。建興八年為丞相參軍。建興十一年代替張翼平定南土,為奮威將軍。此後一直駐守南方,多有功績。延熙五年還朝,至漢中,拜鎮南將軍。延熙十二年病逝。
12.王平,巴西人。
從曹操攻打漢中,投降劉備。拜牙門將。建興六年屬馬謖出戰,開始顯名,加拜參軍。進位討寇將軍。諸葛亮死後*魏延頗有功勞。建興十五年督漢中,延熙六年拜為鎮北將軍,統領漢中。延熙七年成功防禦曹爽進犯
13.句扶,王平同鄉,漢昌人。
數有戰功,僅次於王平,官拜左將軍。
14.張嶷,巴郡南充國人。
張嶷,畢生征戰南土。十五年力保邦域安穆,返回成都之後拜為蕩寇將軍,後與徐質軍團狹路相逢,臨陣隕身。
15.蔣琬,零陵人。
諸葛亮刻意栽培德政治新星。諸葛亮死後為尚書令。領益州刺史。延熙二年為大司馬。
16.費禕,江夏人。
其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為劉璋之母。先主立太子。費禕和董允同為太子舍人。諸葛亮死後不久代蔣琬為尚書令,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延熙十六年為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