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計程車大夫和貴族,從來不是皇權的附屬物和奴才。
他們是有自己意志和自己的行動力的利益集團。
自古以來,朝堂之上,也從來不是某一個人的一言堂。
哪怕是皇帝,強勢的君王,想搞一言堂,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尚書》有云:****受洪惟作威。
孟子更是開明宗義,直指****等於民賊這個真理!
雖然,中國雖然歷代都是大一統,但從來都不是皇帝個人的一言堂。
君權、相權、臣權以及地方山頭,相互牽制。
所謂垂拱而治聖天子,在某種意義上,其實你可以理解為皇帝只要做好仲裁者的工作,就足以成為聖王。
不過呢,在中國這樣的複雜環境中。
沒有任何事情是一定的,不變的。
皇權可能衰弱,相權也可以被架空,至於臣權,也可以被無視,地方山頭,很多時候更是被以上三者,拿來當鞋墊。
需要的時候,就拿起來用用,不需要的時候就丟到一邊。
但無論如何,哪怕是秦始皇,也需要在表面上做出虛心納諫,禮賢下士的模樣。
哪怕是王莽,篡漢之前,也要對外界展示自己絕對忠於漢室天下的決心。
所以,御史中丞封駁詔書,其實是完全合法合理的。
因為這是皇權給與他的職責,也是制度給與他的權力——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亞長也,貳大夫,以領其屬,掌諸御史,佐天子,專掌糾核。
依照制度,所有的皇帝命令,涉及到國政部分的,需要先下中丞,中丞白大夫(御史大夫),大夫白丞相。
在這個過程之中,任何一個環節上的人覺得這個命令不符合社會公序良俗,有違祖宗制度,可以隨時將之打回去,名義上自然是尚書郎或者擬詔的官員出現了錯誤。
譬如引用錯了典籍啊,寫錯了一個字,甚至墨跡多了一點或者少了一點。
總之,打的旗號是因為尚書郎等官員的錯誤,為了防止陛下蒙羞,所以臣萬死請再議之。
絕對沒有質疑陛下的意思。
但事實上,誰都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而這也是尚書郎最擔心的事情。
因為他們很可能在這場君權和臣權的角力之中,被碾成渣渣。
想當年,北平文侯與太宗皇帝在黃龍改元的問題上,鬧了大半年,相權和君權激烈衝突。
雖然最後,君權開掛,強行獲勝。
但……
十三位負責擬詔的尚書、令吏和侍中被下獄論罪。
原因是他們居然在詔書上寫錯了字或者引用錯了典故,簡直就是大不敬!
所以,當詔書被御史中丞打回來後,整個蘭臺都神經緊張。
君權與臣權的激烈衝突,似乎難以避免。
就在眾人忐忑不安的時候。
劉徹卻正在宣室殿之中,迎接一位重量級的大人物。
在漢室,儒家的祖師爺是孔子。
哪怕是最離經叛道的荀子學派,也是尊孔的。
而黃老學派的祖師爺,人所共知,一曰黃帝,二曰老子李耳。
老子李耳,在後世又成為了三清的化身,為道教的最高神。
而老子李耳,也是有著子嗣傳世的。
李氏家族,在此時就如同孔家一樣,屬於地位清高的詩書之家,備受天下尊崇。
至少東宮兩位老太太是很尊敬李氏的。
而當代李氏家族的家主,就是曾經擔任過膠西王劉卬王太傅的李假。
李假是老子正兒八經,經過天下認證的四世孫。
這是有著完整的家譜為證據的。
他父親是李宮,曾經在太宗皇帝時期出任《道德經》博士。
其祖父李注是戰國晚期魏國的木幹大夫。
而其曾祖父李宗,就是老子唯一可以確信和證實的兒子,曾經出仕魏國,被封於段幹。
不過,在歷史上此刻,這個光榮的家族,其實已經嗝屁了。
因為李假擔任膠西王太傅,而膠西王劉卬那個渣渣居然起兵反叛。
李假勸說不及,就被劉卬手起刀落砍成了零件,其家族和覆滅在了戰火之中。
從此,老子嫡系不存,只餘旁支。
譬如說……
李廣啊……
但現在,李假和他的家族還是活蹦亂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