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悲淚頂受”,十分悲痛。“遠拜靈儀,心載鳴咽”,對智覬提出的所有要求都完全給予滿足。智覬死後楊廣不改初衷仍然與天台教團保持密切關係,他遣使往天台山設千僧齋,建功德願文,表示“生生世世長為大師弟子”,並多次召見天台僧使,資助寺廟營建,而不因智覬已死而放棄利用大師的影響力來統一南方佛教界的努力。
智覬既死,楊廣轉而極力延攬江南另一高僧吉藏。吉藏是佛教另一宗派三論宗的宗師,據說是“安世高苗裔”,開皇九年(589年)南陳亡之時,40歲的吉藏與智覬一樣都離開了建康。智覬西去,吉藏則東走會稽山禹穴嘉祥寺,在此一住就是十多年,因而被稱為嘉祥大師。他和智覬一樣也多次謝絕了楊廣的致書累請,至開皇末年,終於被楊廣召到江都,主持慧日道場,所受禮敬與智覬大師不相上下。後來他又隨楊廣延居長安日嚴寺,聲振中原。楊廣即皇帝位後,吉藏即成為隋朝佛教界的首領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