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種儀式。①”
蕭雲聞言心中更奇,想那佛教、道教甚至摩尼教等,無不在祭祀的時候莊重其事,而眼前的火襖教卻一派隨性而舞的場面,讓他頻頻為之側目。老七等人都是常走絲綢之路的老手,自是知曉火祅教的情形,是以並不為怪,只顧吃肉喝酒。
阿儒見蕭雲好奇甚重,又道:“這火祅教和其他教派有些不同,他們不主動傳教,也不譯經,只在心裡相信世界是分為善與惡兩部分,各有一個大神。善的神叫瑪茲達阿胡拉,據說代表了智慧、創造、善良和快樂,惡的神叫阿赫裡曼,代表了愚昧、邪惡、破壞和孤獨。所以火襖教祈福的時候,都載歌載舞,極盡歡樂之事,讓人們都從心裡感到快樂和幸福,以此和阿赫裡曼對抗。”
蕭雲正聽得神往,場中火祅教徒已經祈福完畢,眾教徒把三堆篝火移在一處,圍了個更大的圈子。遠遠望去,見康勾站在三堆熊熊烈火旁大聲說道:“有請薩保舞劍祈福。”圍觀眾人頓時掌聲一片,但見成無心手持長劍騰身而起,圍著篝火往來疾馳,一套劍法如奔雷閃電,看得眾人目不暇接。蕭雲第二次見他那套霸道剛猛的劍法,心中血氣翻騰,也跟著火祅教徒大聲叫好。
①火祅教起于波斯,由絲路傳入中國,“襖”即指胡人之神。魏、齊、周時期,火祆教列於祀典。據載“商胡祈福,烹豬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
有人認為火祅教與摩尼教(明教)指的是同一宗教;有人認為二者只是相互有內在聯絡,實際上卻是不同的宗教。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根據較為可信的考古成果,出現於公元三世紀左右的摩尼教是源自古祅教的一支,後者傳入中國後受儒、釋、道三教影響深刻,與古老的火祅教已是有了本質的不同。小說中出現的上述兩派宗教相關故事,多有虛構之處。
阿儒對蕭雲冷冷說道:“你亂叫什麼,人家可不會因你叫兩聲好便讓公主小姑娘和你交朋友。”
蕭雲聞言心中一酸,旋又有些微怒,說道:“我是見他劍法高超才喝彩,哪裡是你說那樣。”
阿儒嘿嘿笑道:“他的劍法高超麼?我倒看看。”說完伸長脖子仔細觀看,見成無心往來之間氣度恢宏,手中所舞之劍隱有風聲咧咧,不由也是看得一臉驚奇。
蕭雲察言觀色,見阿儒如此神情,只道他被成無心這套剛猛霸道的劍術所攝,問道:“比起你那套‘女人劍法’如何?”
阿儒凝視片刻,說道:“不如我的劍法。”蕭雲甚為不信,脫口反問道:“不如你?”
阿儒不屑地一笑,道:“小子,所謂陰陽陰陽,陰在陽上,即是說陰能克陽之故。他這套劍法雖然剛猛犀利,也算上乘,卻難敵我這套至柔的劍法。”
蕭雲反駁道:“你曾對我說,周易六十四卦首卦卻是乾卦,乾屬陽,這又怎麼說?”阿儒道:“周易源於道家陰陽之說,陰前陽後、陰上陽下才是根本。周易卦象把乾卦排在第一,正說明世間萬物千變萬化的道理。天機俱被被各種各樣的幻象掩蓋著,需要人們細心才能發現。姑且說那日月交替,白日裡太陽被烏雲蓋住,常常讓人感到陰冷,但無論夜晚的月亮多大多亮,也絕不會讓人感到有如太陽般的溫暖。這正是陰盛陽衰的表現。”
蕭雲聽得一頭霧水,只道阿儒爭強好勝,不肯輸了面子,才故意說些不著邊際的話。他雖不作聲,但面上神情卻比說“不相信”更讓阿儒心癢難耐。
阿儒心中動氣,道:“不懂卻又不聽教誨,看你今後如何登堂入室?我問你,你從小調皮撒潑,可為何在公主小姑娘面前比在你老爹面前還懂得知書達理,難道你怕她麼?”蕭雲甚好面子,否認道:“公主小姑娘嬌滴滴的,我怎會怕了她?”阿儒道:“不怕她?那為何你在她面前就象變了個人似的?”蕭雲還未曾細想自己遇見成蘭陵之後的變化,此時被阿儒點破,一時難找到話來反駁。
阿儒見蕭雲無話可說,嘿嘿笑道:“那是因為公主小姑娘就是你的‘陰’,你正是為她所克的‘陽’。無論你小子自命多麼的英雄蓋世,即便是西楚霸王那樣的蓋世人物,也逃不過一個情字……哎……,你年紀還小,不懂也就罷了,我……我卻早已知道……”,阿儒眼望夜空,聲音逐漸低沉,竟然發起呆來。
蕭雲心中不服,但被阿儒提及成蘭陵,腦中念頭便又轉到如何再見到佳人之上來。不過成無心所帶的商隊人數眾多,此時鬧哄哄的一團,倒是不易尋找成蘭陵身在何處。他眼睛一轉,對阿儒說道:“說一千,道一萬,也沒有真刀真槍的過過招讓我服氣。”
阿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