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4/4頁)
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銜一鮮鯉,猿於林樹,採異花果,俱來至止,同進老夫。惟兔空還,遊躍左右。老夫謂曰:“以吾觀之,爾曹未和。猿、狐同志,各能役心,惟兔空還,獨無相饋。以此言之,誠可知也。”兔聞譏議,謂狐、猿曰:“多聚樵蘇,方有所作。”狐、猿競馳,銜草曳木,既已薀崇,猛焰將熾。兔曰:“仁者:我身卑劣,所求難遂,敢以微躬,充此一餐。”辭畢入火,尋即致死。是時老夫復帝釋身,除燼收骸,傷嘆良久,謂狐、猿曰:“一何至此!吾感其心,不泯其跡,寄之月輪,傳乎後世。”故彼鹹言,月中之兔,自斯而有。
在漢譯佛典裡面,這個故事還多次出現。根據種種跡象,這個神話可能就源於印度,然後傳入中國,寫入屈原的著作中。那麼中印文化交流至少已有二千三四百年的歷史。如果再說到二十八宿,中印都有這個名稱,這個歷史還可能提前許多年。總之,我們兩國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至今益盛,很值得我們兩國人民引為驕傲的了。
我這一番簡單的講話顯然引起了聽眾的興趣。歡迎會開過之後,我滿以為可以參觀一下,輕鬆一下了。然而不然。歡迎會並不是高潮,高潮還在後面。許多教員和學生把我圍了起來,熱烈地談論中印文化交流的問題。但是他們提出的問題又不限於中印文化交流。有的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