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地擺在那裡,爸爸仍舊在滿頭大汗地寫稿子。我只好又推開門,讓爸爸吃瓜。爸爸沒辦法,只好匆匆地三口兩口吃完,一抹嘴,又寫起來。
我輕輕地退出小屋,心裡充滿了對爸爸的佩服和敬愛……
老年,美在歷經滄桑的睿智。
大概是2006年吧,外交部老幹部局邀請我為退休老同志作一場演講,我對這些在外交戰線上為祖國爭得許多榮譽、勤勤懇懇奮鬥終生的外交戰士無比崇敬。
我演講的題目是《革命人永遠年輕》,我送給他們的條幅是:
但得夕陽無限好
何須惆悵近黃昏
我給他們彙報了幾年前,我與幾位好友碰撞、總結的有關老年養生的“一二三四理論”,現在已在社會上透過酒樓、茶肆、簡訊等,以不同的版本廣為流傳:
一就是“一心”:身體健康為中心。
二就是“兩點”:大事清楚點,小事糊塗點。
三就是“三忘”:忘記自己的年齡,忘掉身上的疾病,忘掉人生途程中的恩恩怨怨。
四就是“四有”:有一位風雨同舟的老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友,有一處溫暖舒適的老窩,有一點兒安身立命的老底。
一二三四,不夠補齊;笑對人生,無愧天地;頤養天年,時時珍惜;健康長壽,全在自己。
演講獲得極大成功,現場老同志們熱烈鼓掌經久不息,飽含的情誼更加深厚,讓我倍感珍惜。
一名歷經滄桑的老人,應該把世事看透,在千錘百煉中提取出“睿智”的品格!
一般老人在離休、退休之後會感到莫名的失落,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在新老交替、吐故納新的自然法則面前,會表現得心平氣和;一般老人會對一生中的坎坷憤憤不平,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回首往事,會因無悔無憾而泰然自若;一般老人會因退休後無所事事而煩躁,但,一名睿智的老人,會抱定“一名將軍要死在最後一場戰爭的最後一發槍彈中”的信條,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一般老人因考慮給兒孫留下錢財而夜不能寐,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卻堅信“行止既已無愧天地,褒貶任由春秋評說”;一般老人極怕時光的流逝催人衰老,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卻能保持“70歲的年齡,30歲的心態”,堅信革命人永遠年輕;一般老人最怕疾病和死亡,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卻堅信自己的生命已在後來者身上延續,含笑走向另一個世界。
……
回顧自己走過的人生經歷,步入花甲之年後,我很少對鏡悲白髮,去嘆息什麼“朝如青絲暮成雪”。
我不惋惜那些逝去的年華,因為,“現在的我”乃是“過去的我”的積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