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適當的羞愧感嗎?
(村上春樹《某位編輯的生與死——關於安原顯》,《文藝春秋》,2006年4月刊,文藝春秋,267頁)
我覺得村上春樹抨擊安原的關鍵,就在於“羞愧感”一詞。
在我們的自我評價和來自社會的外部評價之間,必然存在著落差。
只要這個落差沒有嚴重失衡,就不會帶來危害。高於外部評價的自我評價能夠防止自我厭惡的產生,而高於自我評價的外部評價亦能激勵人的上進心。
但是,一旦自我評價出現分裂,可就不那麼簡單了。
情況一,深信自己才華橫溢的自我陶醉和懼怕自己或許並無才能的重重疑慮,這兩者相互爭執,喋喋不休。
情況二,對自己清白的堅信和覺得自己當負責任的愧疚,兩者同時存於體內。
在上述情形下,我們會陷入難以排解的鬱悶心理中。
而“羞愧感”就是“這種不平衡”的表現之一。
當然,不平衡也有許多其他的表現方式。
羞愧感——請原諒我用這種費解的說法,還算是其中“保持著均衡的不平衡”了。
這與“爽快的落敗”、“生氣勃勃的死法”、“帶著溫暖的冷漠”之類的東西頗為相似。
“保持著均衡的不平衡”,這是我在人類的美德中評價最高的品質之一。
說得有些晦澀難懂,真是抱歉啊。
那還是回到原先的話題吧。讀了村上春樹的文章,感覺安原這個人似乎是深陷在“缺乏均衡的不平衡”裡的人。
於是某一天,突然翻臉不認人的安原顯開始對那個“自己一手栽培起來的”村上春樹展開了猛烈的批判。
於是,有一天(是什麼時候來著?)安原先生突然像變了個人似的,開始用極其難聽的字眼兒排山倒海地謾罵起我的一切。……他的批判如此猛烈,讓我真是嚇破了膽。毫無疑問,話語中包含著憎惡的感情。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