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網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官就給你這一紙公文,你可有辦法?!”
“三百石,怎……怎麼可能?”
“你是富陽縣知縣,不知道常平倉裡有多少餘糧?”石越一邊說,一邊從陳良手中接過一本賬冊,扔到劉非林桌上,“還要請劉大人過目!”
劉非林和眾官員哪裡知道,這十日之內,石越以常平使的身份在杭州建府,悄悄調了一些平素得到蘇軾認可的小吏,加上從唐家臨時借來幾十個賬房先生,從杭州開始,重新清查兩浙路常平倉的賬目,結果統計下,僅僅賬目上的存糧,就已經少得讓人不敢相信——其中因為以前青苗法借出去沒有收回的,“依法”挪作他用的,救災用的——這幾項幾乎便把現在統計出來幾州常平倉的儲糧耗光了,餘下的那點糧,別說救災,連給老鼠吃都不夠。而石越又實際派人去悄悄檢視,發現有不少州縣,更是有官員把常平倉的儲糧借出獲利,實際儲糧又不及賬目的一半!
可笑杭州至兩浙路大小官員,自以為天高皇帝遠,又以為這裡素是產糧之區,一個個想當然的以為糧倉的糧食,必然不少。這時候石越把統計出來的各縣的賬薄一一分發到各縣知縣的手中,而給彭簡一份總冊,立時眾人臉色都變得難看起來。
特別是冊中詳列賬目儲糧幾何,實際儲糧幾何,在座官員,沒有私借常平倉牟利的,十無一二,這時哪裡還能坐得住?!若石越是一般的官員,只怕眾人早已打好回去寫彈章,構陷長官的主意了。偏偏石越又是天下都知道的大紅人,這個事實,總算壓住了不少人心中的蠢動。
九思廳內,此時靜得只聽見翻動賬冊的沙沙聲。
杭州通判彭簡臉上紅一陣白一陣,這常平倉賬目與實際的虧空,他只怕要佔一大部分。若以常理而論,他並不受知州節制,但是石越在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