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要控制呼吸。一切道理都不管。不要再下註解,在心裡又講許多道理,那又不能心息相依了。
要知道,修“心息相依”的法門,只是修止的初步。修心息相依,調息,由粗的呼吸,配合心性的注意力,變成很細的氣。慢慢的,氣充滿了。但是,不要有充滿的感覺,這是表達的話。很細的呼吸,變成很緩慢,很久很久才有一次呼吸。在這個階段,雜念妄想就比較少了,甚至感覺到雜念妄想完全沒有了。但是,你不要歡喜,這下到達了沒有妄念,空了。這樣一來,雜念妄想又來了,呼吸又來了。聽其自然。然後,再告訴你們如何走入止觀正定三昧之路。
出家的同參道友要注意,恐怕平常運動太少。要注意藥物、營養,要多運動。儘管在做工,那是勞動,不是運動。但是,若真要你們去運動,又懶的運動。假如你們以後一個人住茅棚專修的時候,要懂得運動,懂得調養自己的身體。
(此時,老師親身示範,教大家運動的體功。包括修九節佛風等氣功。)
我這個人是要刺激的,沒有刺激,連話都懶得講,有氣無力的。嘿!今天有一點刺激了,有一兩位象點樣子了,有一位可能成熟了,有一位半生半熟。有點刺激性的玩意兒還能玩玩,否則不能玩。
現在話分兩頭,言歸正傳。兩頭,哪兩頭呢?功夫方面來講,古人說:“打得念頭死,方得法身生。”我們打了兩天,不要說念頭打不死,什麼都打不死。世間法的習氣太牢固、太大了,都是毛病。怎麼能夠見道呢?所以,功夫方面好好用功。打七者,打死自己的雜念妄想,那麼,本性的法身就產生了。這是一頭。另一頭呢?另外一頭,有人進入了“這個”,懂得了就是“這個”嗎?唔!我一講你就懂了。給你開發快一點,早作成就,廣度眾生。
點 心
《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在自己的境界上,哪裡有可得的心呢?偏偏要抓個心,在那裡玩心,都是妄用心。禪宗所謂的德山棒、臨濟喝、雲門餅、趙州茶。那位德山和尚,四川人,俗姓周,是專講《金剛經》的法師,還有著作《青龍疏鈔》,註解《金剛經》。後來,聽到下江(長江下游湖南江西一帶)有禪宗,不必研究佛經,言下頓悟,明心見性,立地成佛。他一聽,哎呀!魔道!魔道!不得了,非去把他消滅不可。因此,挑起自己的著作就出川了。到了湖南,正是馬祖門下弘揚禪道的時候。路上餓了,他看到路旁有位老太婆賣點心,就進去了。誰知道這個老太婆是行家,看到這個和尚一表人才,相貌堂堂,一代宗師的樣子。老太婆留意了。德山一坐下來,就要點心吃。老太婆就問了:“你挑的是什麼書?”“《青龍疏鈔》,註解《金剛經》的。”“哦!原來你就是那位講解《金剛經》的大法師。”她說:“我的點心不賣,尤其是不賣給你。如果我問你問題,你答得出來,免費供養法師,否則,不賣。”德山一聽,火大了。“什麼問題你問嘛!”“你不是講《金剛經》嗎?《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道你點的是那一個心?”這下把他問倒了。這就是禪宗,一句話就把他問倒了,他傻了,南方的佛法有點道理,不敢亂來了。這一悶棍把他打悶起來了。
好了,到了江西,見了龍潭和尚。龍潭和尚也是馬祖會下的大禪師。德山就講了“久向龍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意思是說龍潭和尚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也不過如此。龍潭和尚一聽,哦!這個樣子啊!“許子親到龍潭”。假如你真做到了,潭也不見,龍也不現,達到了空的境界,那才親到龍潭。恐怕你嘴巴講,你做不到哦!這又是一棍。後來,德山悟道了。把自己全部的著作,一把火燒了。講了兩句非常有名的話:“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學問再好,邏輯再好,哲學思想再好,佛學再高,才具通天徹地,也只如一根毫毛置於太虛,這一點小玩意算什麼?有屁用?所以,認為自己著書立說,太渺小了,一把火燒掉了。後來,他不講經了,提倡禪宗。人家一問道,先打一棍子再說,所以叫“德山棒”。
夢 話
禪宗又叫心宗、達摩宗、般若宗。《般若經》是禪宗的要典。《般若經》替三藏十二部的佛法做了十個比喻:夢、幻、泡、影、水月、空花、露、電、芭蕉、陽焰。夢,我們做的夢,你說有沒有?真實不真實?在做夢的時候,真實得很呢!醒來以後,才曉得夢是假的。在做夢的時候,夢是有,並不是空幻,就是你們現在打坐所看到的各種黃的藍的紅的影像,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