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一位父親,他曾經和孩子試著換個位置,孩子當父親,父親做孩子,孩子向父親提問題:“人家掙一千元,你怎麼掙八百元呢?人家住三居室,你怎麼住筒子樓呢?人家有高階職稱,你怎麼還是助理呢?”這位父親雖然很有涵養,但最終還是受不了孩子這樣的提問而大發雷霆。他認為兒子怎麼能不看實際情況一味地要求老子掙大錢、住好房、有高階職稱呢?因此悟出道理,對孩子的要求要合情合理,要實事求是。

拔苗助長只會事與願違。當父母無休止地對孩子期望要求時,孩子的反感就必然要產生了。時間一長,隨著這種反感的積累,出現各種問題也就成為一種對父母高壓的必然反應了。

誤區三:打罵孩子——孩子不打不成才

打罵教育,是一種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在現代的家庭中,應該避免出現。

10歲的小陽是個四年級小學生,經常打同學,認為“拳頭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他姑姑反映,孩子的父親經常酗酒暴打妻子和兒子,甚至用菜刀追殺,所以“給教壞了”。

一個叫阿玲的女孩,年幼時常看到父母打架,爸爸經常打罵她,長大後阿玲對男性非常恐懼和抗拒,並因此成為同性戀者。專家說,這是明顯的後天性同性戀。

一位河南的母親,從兒子讀一年級到六年級,“不聽話時”常常打罵。後來有一次,當她再一次舉起棍子時,兒子轉身抄起了棒球杆,反而對她一陣毆打。

打罵是對孩子行為後果的一種不良處理方式,父母的目的是為了使孩子克服缺點、糾正錯誤,幫助他們分清是非,明確努力方向。但是,打罵本身並未指明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確的,應該的,與之相伴隨的常常是孩子的消極情緒。因此,父母教育孩子要做到有理、有力、有效、適度、適時。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別讓“陷阱”害了孩子(3)

誤區四:重言教、輕身教——莫為孩子作出不良表率

“身教勝於言教”這是古訓,也是我國傳統家教的重要經驗。不但要言教,而且要身教勝於言教。

牛小春是個上初二的男孩,卻沾染了一身不良惡習,尤其愛打麻將和吸菸。一天,他在課堂上抽菸,被班主任陳老師發現了。陳老師十分氣憤,放學後便帶著牛小春到他家家訪。剛走牛校春家的院子,陳老師就皺起了眉頭。因為,陳老師聽到了屋裡傳來的噪雜的搓麻將聲。

“誰是牛小春的家長?”陳老師推開房門,一股煙霧撲面而來。陳老師嗆得直咳嗽,捂著鼻子,喊了一聲。烏煙瘴氣裡搓麻將的四個人停住手。一個叼著菸捲的健壯中年男人,大聲說:“什麼事情啊?我就是他爸爸!”

陳老師又皺了皺眉,然後把牛小春上課抽菸,還有參與賭博的事情說了,要求他好好管教孩子,糾正孩子的壞毛病。中年男人一聽立即火冒三丈,把嘴裡的菸捲一扔,拉過來牛小春,按住就在屁股上打。一邊打,一邊還罵道:“都說過了,叫你不要學老子搓麻將,你偏偏學!叫你不要學老子抽菸,你偏偏抽!你再不改,我就打到你改!”

看著這一幕,陳老師失望地直搖頭。

孩子通常透過模仿大人的行為、動作、習慣,逐漸養成同父母一樣的品質、作風和習慣。如果父母有不良的習慣,孩子也會透過模仿、耳濡目染等方式加以學習。現在有些孩子的不良個性、品質、習慣與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密切關係。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個性和習慣?而為人父母者如果有不良習慣不但是自己受害,更使子女受害,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誤區五:過度控制——指揮棒下的孩子沒自由

父母的愛無孔不入,讓孩子時時處於監控之下,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的生活自由。相當多的中國父母都將孩子視為自己的私產,像口袋裡的東西一樣,可以任由自己來支配。在這種思想支配下,一些父母的關愛被扭曲了,一些不該發生的事發生了。

有一位當工人的父親僅僅因為別人說了一句不經意的話,便傾囊負債為獨生女購置了一架鋼琴。不料這女孩視學琴為苦役,而父親則強行規定她每天必須練4個小時,練不夠時間不許吃飯、睡覺,並效法古人“頭懸樑,錐刺股”,當女兒疲倦得抬不起頭時,就用繩子將頭髮捆吊起來。終於有一天,女兒操起剪刀,鉸斷了自己的手筋。搶救的大夫十分震驚:“你將手筋鉸斷,不怕疼?”女孩說:“鉸斷手筋只疼一時,不斷手筋,我的痛苦卻是一輩子也解除不了的。”

生命屬於孩子自己,命運應該握在他們自己手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道士技能

道士技能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142萬字
海棠無香

海棠無香

淘氣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清殤·夜未央

清殤·夜未央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50萬字
步步為贏

步步為贏

不言敗
遊戲 完結 53萬字
大唐魔法師

大唐魔法師

冷如冰
遊戲 完結 150萬字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連過十一人
遊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