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著厲宸出神,想到剛開始“他”原本是要去投靠厲宸的,這會又見他這般模樣,心裡不由得有些不快起來,眼神也轉冷,不過既已入得他府,便不會再給“他”離開的機會了。
厲驍的臉色卻不大好,陰狠的目光直看向浮圖,後者面色平和,端坐如山。那沉靜如淵的氣度和俊雅的容貌,讓不少人都為之心折。即便心裡不痛快的厲驍在看了“他”半晌之後,一肚子火氣竟然也莫名的消散了大半。突然有些心癢,生出一種“這個人是自己的就好了”的念頭,此念頭一出,便再也揮之不去……
在耽誤了這麼一會後,才士論會繼續,厲宸揭開了今日的第一題:用人。 形式採取自由答辯的方式,角落還有幾名錄言官進行記錄。
厲宸問:“王者須為官擇人,不可造次即用。用得正人,為善者皆勸;誤用惡人,不善者競進。是以,識人難為,賢能與否,何以可見?”
眾人小聲議論著,不多時一中年男子越眾而出:“我國取士,皆行著鄉里,州郡供之,然後人用,故號為多士。然才能高低,難以分辨。在下認為真正的賢能,其仁德與智慧必須兼備,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故選才第一為德……”
隨著第一人的論述完畢,之後又接連走出幾名才士大膽發言。
其中有些言論很有道理,比如“按名督實,選才考能,令實當其名,名當其實……”
還有人說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親賢人遠小人”什麼的,皆是良言。
其他人或許覺得受益匪淺,但對墨非來說,這些道理在她原來的時代,連小孩子也明白,只是沒他們這麼會說而已。她倒沒有什麼輕視之心,這些才士以自身的閱歷總結出來的學識,比起後人拾遺更顯得彌足珍貴。只是侷限於時代的落後和見識的不足,無法很快地跳出這個圈子。
這個時代沒有系統的選才方式,也沒有相對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