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般為圓形,所以稱為“圜丘”,寓意天圓地方。
張瀟掃視了一眼,就立馬到趙王車前,準備扶著趙王下馬。趙王看了眼四周,才從馬車上下來,賢立馬拿過來兩塊形狀狹長而銳上,略似劍葉的玉質手板,趙王看來眼,手臂張開,賢立馬將大圭插在腰間,將一塊小的遞給張瀟。
張瀟也學著賢的樣子,大圭插在自己的腰間!賢將一塊雕刻著四鎮之山的雕飾玉製禮器,長約有一尺有二遞給趙王。張瀟這才看出來,是觸龍給的竹簡中言及的鎮圭,天子手持的玉器,取意安定四方!
張瀟與趙王面向西方立於圜丘東南側。這時鼓樂齊鳴,樂聲大噪,祭天活動要奏《黃鐘》、歌《大呂》,黃鐘,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一律。按古代納音之法,六律之間,亦有陰陽,其屬於陽紀者,謂之“陽律”,反之亦然!
一段嘈雜聲過,張瀟灑看到那旁禮樂隊跪拜下來,雙手攤地,口語中振振有詞,張瀟只能記得最後是報知上天降臨享祭。
緊接著,司寇左睿牽著獻給上天的牲畜將他交給趙王,由趙王牽著祭祀的犧牲,走到祭壇旁交給手下,準備宰殺!供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稱之為“犧牲”,色純為“犧”,體全為“牲”。
在宰殺犧牲的這段時間內,張瀟就傾立於趙王身旁,冬日的冷風吹拂在臉上,真是生冷的疼啊,張瀟忍不住的“嘶”出聲來,那旁的趙王立馬在前面說道:“不記得觸龍之言了?”
趙王這一句話說的,張瀟只得咬牙堅持,須臾間,左睿手持著火把過來,張瀟攙著趙王走近這些犧牲隨同玉璧、玉圭、繒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趙王的火把一下扔過去,“轟”的一聲點燃積柴,讓煙火高高地升騰於天,沖天的煙氣熊熊燃燒就使上天嗅到氣味。這就是燔燎,也叫“祀”。
這之後,祭祀的儀式這才真正開始,這時圜丘上出現著一群由活人扮演的“屍”,他們端坐於臺前,面前陳放著玉璧、鼎、簋等各種盛放祭品的禮器。
這些由活人扮飾的“屍”,是作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趙王端起賢端來的犧牲的鮮血,向他們進獻,其後是依次五種不同質量的酒,稱作五齊。
而進獻五齊,也是相當的具有儀程的,前兩次獻酒後要進獻全牲、大羹(肉汁)、羹(加鹽的菜汁)等。第四次獻酒後,進獻黍稷飲食。
在薦獻之後,這時屍用三種酒答謝祭獻者,稱為酢。因為張瀟是為太子,且是於趙王一同的進獻,因此屍先用三種酒答趙王,趙王飲罷,又給出三種來,張瀟初不知其意,直到賢眼神示意,才忙的端起來,一飲而盡!
這時,禮儀樂隊這旁又傳來了鐘鼓之樂聲來……
第九十一章 雲門舞步
緊接著,禮樂隊中臉上被畫的五彩斑斕,一群身穿著貂羅秀衣的舞女們將趙王和張瀟圍在中央,兩兩在一起的跳了起來!
這就是祭天禮儀中的舞《雲門》,而《雲門》之舞,是中國最古老的舞蹈,相傳為黃帝時的樂舞!張瀟與趙王被圍在裡面,趙王倒是對此非常的熟悉,推開了太子攙扶的手,與舞隊中人載歌載舞起來。
張瀟看到同舞的眾人,張瀟也是上前與之眾人同樂,《雲門》之舞就是要天子與舞隊同舞,因此張瀟看了一段就學會了,這舞蹈倒是與後世的扭秧歌倒是有些相似,只是沒有那麼的“下里巴人”罷了,但也不是那麼的“陽春白雪”!
雖然學起來倒是不累,但舞了一會還是比較累的,一會兒的時間張瀟就看到自己的父王連連的對著來往之人揮擺著手,示意自己身體的勞累!
張瀟近身到趙王身旁,關切問道:“父王,覺得身體怎麼了?”
趙王笑意的說道:“只是身體有些乏了!”張瀟以自己身體為依靠,讓趙王靠立在自己身旁,想以此讓他歇息一下。
趙王見此,難得的笑意滿容道:“樂曲快要結束了……”
張瀟聽到後,眉宇間黑線泛起,原來趙王端的是這主意!一會兒的功夫,樂聲止,舞人退!賢立馬跑過來聽從吩咐,趙王對著說道:“賜胙!”
賢聽到後,大聲道:“賜胙!”同時,禮樂那邊也是應聲奏起著雅樂!
趙王嘴裡的“賜胙”,就是把今日祭祀用的牲肉贈給宗室臣下,即示意著:惠及臣子,福澤於民!
宗室臣下聽到趙王嘴裡的“賜胙”,就紛紛走到天壇的後面,哪裡是有專門負責於此的禮官進行賜物!而張瀟與趙王還得在此進行最後的一項“飲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