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就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熙目中露出悵然之色,默然片刻後道:“我們原是布衣之交,那個時候,我只是親王府的次子,連世子都不是,他是個應試的舉子,風流俊雅,才華橫溢……”
似乎並不想多提當年之事,頓了頓,道:“你出生之時,你父親便替你想好了名字,林逸,安逸之逸……當時我夜訪林府,他滿心歡喜的向我報喜,我卻說,林逸不好,不如叫林楠。楠者,童童若幢蓋,茂葉美陰,幹甚雄偉,高者十餘丈,巨者數十圍。氣甚芳香,紋理細密,為樑棟器物俱佳,遇火難燃,經水不朽;蓋良材也……”
“你父親並不同我爭論,只沉默許久,問:‘可是聖旨?’我說:‘是又怎樣,不是又怎樣?’……最後我們不歡而散。”
“後來雖他按了朕的意思,叫你做林楠,我卻知道,他心中有了芥蒂,這已是第二次。”
林楠被稍稍驚悚了一下,第一次發現自己這個便宜父親身上,原來還有這樣的故事。
只聽李熙繼續道:“第一次是科考之時,他原不知道我的身份,對我說,他是衝著狀元和榜眼來的,旁的不要。我原笑他自大,他說非是自大,而是狀元或榜眼,大多是留在翰林院做編修,那地方既清貴又清淨。若中了旁的,免不了蠅營狗苟,諸多麻煩。我說,若是萬一中了探花呢?他道,這還不容易,我朝多少進士謀不到實缺?不少他一個。他頂著一個探花的名頭,旁人也不敢輕賤他,做什麼不比做官好?”
“後來科考完了,他果然便是狀元,我對主考官說,探花郎名號風雅,不該給個老頭子,定要找個風流俊俏的少年郎才好,於是將他的名次壓了兩名,又硬給他授了官……”
李熙說完,長嘆一聲,道:“那時,我只知道自己初初登基,諸事不順,他和我關係既好,就該為我分憂才對,全然忘了人各有志這四個字……這般雖得了一個可以信任重用的大臣,卻失了一個知己至交,也不知是值還是不值。這十多年來,想起往事我每每自問,依然得不到答案,但心中遺憾卻日甚。”
林楠安靜聽著李熙的話,很難形容心中是什麼感覺,卻聽李熙淡淡問道:“你可知道,我為何要告訴你這些?”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風飄隨雲、禽獸需衣冠的打賞!
謝謝豁牙妹的名字,幫了我的大忙了,鞠躬!
ps:李資的成王我會改成“誠王”。
雖然更新很少,但是戳手機戳的手指頭髮抖的多多一點都不心虛!已經很辛苦的說……
第37章
林楠心知大概和自己這段日子的作為有關;口中卻道:“學生愚鈍。”
李熙對他的回答不置可否,默然許久,像是忘了方才的話一般,問道:“朕記得你記事起便住在江南,那地方如何?”
林楠道:“江南好。”
“哦?”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江南風光之旖旎,天下少有。”
李熙動容道:“磐兒說你隨口便能成詩,朕原還將信將疑,原來竟真的出口成章。難怪你父親他總是一副有子萬事足的模樣。”
林楠低頭不語。
李熙嘆道:“江南好,也難怪他會流連忘返。”
又道:“你來京前;你父親可有什麼交代?”
林楠回道:“父親說;讓我在國子學好好唸書;儘快考個狀元或是榜眼出來。”
李熙沉默下來,道:“你父親是要讓你彌補他當年的遺憾?”
林楠老實道:“不是,父親希望我考個功名,有了立身之本,他好安心告老還鄉……”
李熙失聲道:“告老還鄉?”
三十出頭就告老還鄉的話,這朝上只怕一個官兒都沒了。
林楠道:“父親為人懶散,比起屹立朝堂,他更喜歡遨遊於湖海之中。”
李熙嘆道:“是朕拘了他。”
林楠道:“陛下不需如此,父親不喜將自身的際遇委過於人,這些都是他自己的選擇,否則掛冠而去在本朝乃是佳話。”
李熙陷入沉默之中,半晌才道:“你父親手中有秘折直奏之權,風物人情,家長裡短,儘可言說,但這些年,他的秘折中從無半句私事,只除了數月之前,他說了你的事。”
“他說你被陷入獄險死還生,以致性情大變,讓他痛悔不已,又說給你教書的先生頻出意外,不得已準備送你進京,讀書上進什麼的都在其次,只要你平平安安他就再無他求。”
頓了頓,又道:“你父親向不與我說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