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2/4頁)
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著,“還不快把那個不知進退的給帶了下去,要跪也別在二奶奶面前跪,二奶奶生病正在吃著藥呢,一個個的愣頭愣腦的不知道心疼人,下回她再鬧,直接堵了嘴扔到柴房子,喊人伢子賣了!”
眾人見二奶奶哭了,二爺動了肝火,有跟秀菊好的,小聲勸了她幾句,平時看她不順眼的暗地裡掐她兩把,又拉又拽的把她拖了下去。
“你別這樣哭了,你的心思我也知道,我不是那些個輕浮孟浪的,你不喜歡我有旁人,又顧及著賢惠的名聲不肯說,我沉思齊何德何能,有你一個已經是三生有幸,又怎麼會再去招惹旁的女子?咱們倆個在一起風裡雨裡都闖過了,你還不懂我的心嗎?”
吳怡就是哭著不說話,她現在倒寧願沉思齊和她一起在邊城一輩子,不回中原這些富貴之鄉,好歹能安安靜靜的過日子。
沉思齊見她還是哭,當即跪了下來,指天立誓,“我沉思齊發誓,從此以後只有吳怡這一個女人,再不看別的女人一眼,若違此誓定叫我不得好死。”
吳怡止住了淚,心裡終於明白為什麼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女人總是經不起男人的誓言,就算明知道誓言越來越不值錢,卻還是一次又一次的上當,不管以後怎麼樣,至少在發誓的這一刻沉思齊是屬於她的……
158、秋紅 (作者改文了)
太子與太子妃大婚之喜,洪宣帝下了政令,凡是府縣城郭,都要張燈結綵,搭臺唱三天賀婚戲,與民同樂。
各地三品以上官員,均需進京朝賀,朝中告老大臣,也都接到了聖上親擬的上諭進京,就連一向低調的劉前首輔,也提前一個月從山東家中出發,進了京。
“祖父這是為了太子妃,也是為了太子。”吳怡的表兄劉閔文,奉了祖母之命,拉了兩車的特產,特地來看吳怡夫妻,坐下來說話時,直接說明了自從告老後一直低調的劉首輔此番忽然高調的原因。
“太子是中宮嫡子,聖上親封的太子,繼承大位天經地義,卻要勞煩外祖父長途進京,為其壓陣,京中難不成比我們走時還要亂?”沉思齊說道。 “那倒沒有,太子是中宮嫡子,自從被封太子以來又從未犯錯,兼有永王之事,朝中還算太平。”劉閔文這話說的值得玩味,其實到了太子這一步,無過比有功要重要得多,他如今佔著大義之名,只要不犯錯,別人恨得牙根癢癢也沒辦法,可這也讓別的王爺暗地裡擰成了一股繩,下陷阱使絆子的手段層出不窮,只是這些都是暗招,上不得檯面,表面上看大家還是一團和氣。
“外祖諾大年紀,還要為了皇家之事操心,實在是我輩凱模。”沉思齊說道。
“祖父曾言道,先皇對他有知遇之恩,聖上與他有師徒之義,他退居了這些年,朝中人早把他忘得一乾二淨了,他這次出來,也是為了再見聖上一面,也好安心閉眼。”
劉閔文的話說得保守,劉首輔二十幾年經營,吳憲不過是他的女婿,就已經使天下文官大半歸心,他出面為身為他外孫女婿的太子壓陣,足夠嚇退一半的野心家了。
“這個時候閔文表哥還惦記著來看我們夫妻,一路上實在是辛苦了。”吳怡刻意的避開朝中之事,只敘親戚之情。
“早就該來看看,只是有幾個學生要預備今年的鄉試,未能脫身罷了。”劉閔文說道,“聽說沈家今年有一位才子,也要赴試?”
“是我的侄孫輩,才子稱不上,有些微末之技罷了。”沉思齊笑道。
“妹婿不必過謙了,我來時路過沈家宗學,進去看了看,果然與別的宗學不同,氣象不凡啊。”
“我隱居鄉里,閒來無事指點一下族中子弟學問罷了。”
“我大齊朝官辦的縣學府學雖是不錯,各地宗學私塾卻是良莠不齊,學風也有許多地方不正,我們書院因為山長嚴謹治學甚嚴也就罷了,有一些書院……”劉閔文搖了搖頭,“學童們小小年紀,未曾讀過多少聖賢書,倒頗學會了不少精緻的淘氣,若都能像是妹婿一般,從宗學私塾起無論窮富,都能認真治學,倒真的是功德一件。”
“表兄過譽了。”沉思齊搖了搖頭。
“你們兩個啊,只知道說話,連茶都放涼了,我讓他們重沏一壺好茶,所謂上車的餃子下車的面,我去給表兄煮碗麵。”吳怡笑道。
“有勞表妹了。”像是吳怡這樣身份的主母,親自下廚煮麵,是對像劉閔文這樣的直近親人最高的禮遇了,劉閔文自是十分的滿意。
他卻不知道吳怡比他更高興,她一直不知道怎麼把自己希望沉思齊在大齊朝普及推廣現代的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