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走得東倒西歪了,不禁一掃離愁,絕塵而去。
可惜,天若有情天易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沒過幾年,就發生了“烏臺詩案”,蘇軾被抓入獄,蘇轍也因受牽連而日子難過。但蘇轍不僅未有絲毫怨言,還將哥哥的家小接到自己家中安頓,並一再上奏神宗皇帝,欲學漢代“提縈救父”典故,願免一身官職為兄贖罪。
元豐二年(1079年)12月,“烏臺詩案”終於結案,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蘇轍也被貶為筠州監酒。《蓼花洲閒錄》記載,蘇軾出獄時,蘇轍來接他,特地捂住自己的嘴巴,提醒他對這次“口舌之禍”引以為戒。隨後,蘇轍在小客棧裡為他餞行。時值隆冬,寒風凜冽,蘇轍拿起筷子,吃了幾口麵條,心中悽苦,難以下嚥,連連停下。而蘇軾重見天日,早將入獄的悲痛扔到爪哇國去了,狼吞虎嚥地吃著面,完了拍拍肚皮,大呼“好,好”。蘇轍臉色一變,一邊向仔細四周檢視,一邊急忙暗示蘇軾要“三緘其口”,不要深談。蘇軾喏喏點頭。
飯畢,霜色仍濃,蘇軾帶著兒子蘇邁騎馬離去,回首看到子由拉著家小几十口人,站在郊外遠遠地望著自己。他心裡一酸,想停下來,想再跟弟弟敘敘舊,馬卻飛跑起來,蘇轍的烏帽漸漸淡去,終至不見。
蘇軾微嘆一聲:此生,還能實現與子由“對床夜雨聽蕭瑟”的約定嗎?
原來,蘇軾少年時,讀到韋應物“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的詩句時,十分歡喜,立刻與弟弟約定,年老後,一定要“夜雨對床聽蕭瑟”。“夜雨對床”的約定,後來在兩人的互答詩詞中不斷提起,如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任穎州知府時,還作了《滿江紅?懷子由作》寄給蘇轍:
“清潁東流,愁目斷、孤帆明滅。
宦遊處、青山白浪,萬重千疊。?
孤負當年林下意,對床夜雨聽蕭瑟。
恨此生、長向別離中,添華髮。?
一尊酒,黃河側。?
無限事,從頭說。?
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
衣上舊痕餘苦淚,眉間喜氣添黃色。
便與君、池上覓殘春,花如雪。”
然而,人生到處萍飄泊,偶然相聚還離索,二蘇兄弟的“夜雨對床”之約終成畫餅。1102年,蘇軾在常州逝世,葬在河南郟縣小峨嵋山。其後,蘇軾兒子蘇邁、蘇迨等生活艱難,雖然當時蘇轍遭到貶官減薪,日子也甚節儉,但他毫不猶豫地傾力相助,兩房大小近百餘口聚居一處,終於度過難關。1112年,蘇轍臨終時,命子孫將其遺骨安葬在兄長身邊,此墓地逐有“二蘇墳”之稱。
如此,兄弟二人庶幾成“夜雨對床聽蕭瑟”之約?
據說,四川眉州的三蘇祠裡,那棵蒼勁的荔枝樹是蘇軾親手種植的。當年,他一邊植樹,一邊祈願說:但願自己退休後,能回到這裡,和弟弟一道在樹下乘涼賞月、彈琴論詩、聽風觀雨、飲酒歡歌。
蘇軾已乘黃鶴去,白雲千載空悠悠!但當年的荔枝小苗,如今已經長成參天大樹,枝繁葉茂,綠蔭婆娑,仍在千年後迎風招展,笑對遊客,笑對風雨!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蘇軾:明月幾時有(2)
元豐五年(1082年),是蘇軾貶謫黃州的第三年。他已經48歲,兩鬢斑白,眼角佈滿皺紋,但精神抖擻,目光炯然。他經濟拮据,衣衫簡陋,完全如農人一樣,忙於採摘野菜、赤腳耕田,家中時有人為窮苦而泣不成聲,淚水長流。
這年七月之夜,幹了一天農活的蘇軾想歇息一下,就離開小屋,與朋友泛舟來到赤壁,漂浮於白茫茫的江面上。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坐在船頭,慢慢喝酒吟詩,時而擊節高歌,時而拍手大笑,心情極為愉悅,恨不得乘風歸去,羽化而登仙。
突然間,平靜的江水湧動波瀾,濤聲怒吼,月光之下,只見千萬朵雪白的浪花,如千軍萬馬般掠過岸頭,聲勢震天。蘇軾遙望著默立千年的赤壁戰場,倏地想到當年二十出頭的周瑜,已能統兵打敗曹操的百萬雄師,而自己呢?年過四旬,功業無成還遭貶,豈不慚愧?
於是,他倒了一杯酒,一飲而盡,填了一首《念奴嬌 赤壁懷古》,既緬懷英雄周瑜,也抒發自己年老無成的感慨: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