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深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加入韓遂陣營),東漢朝廷在涼州就全靠董卓維持局面了。而此時東漢的統治已是岌岌可危,中原地區有黑山軍、白波軍(均為黃巾餘部)的反抗,北方邊境有匈奴、烏桓(少數民族)人的叛亂,東部青徐黃巾又起,南部江夏、武陵、長沙的起義此起彼伏,因此東漢朝廷直到一八八年十一月才向涼州派來援兵。他們不得不重新啟用名將皇甫嵩為統帥,同時加封董卓為前將軍,共同征討。皇甫嵩運用疲敵之計,於一八.九年二月在陳倉一戰大破敵軍,西線戰場威脅暫時解除。
這段講述乏善可陳,劉協聽得也是滿心不耐。他也是一個正常有情感的人,自然不願聽東漢政權如此**無能的歷史,假若有可能,他更喜歡看一集《喜羊羊》,至少那最後也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可就在他打算結束這場無聊的談話時,董卓的語調卻漸漸開始轉冷,令劉協的精氣神兒一瞬間驚醒起來。
因為,到了這裡,已經不再是董卓如何積蓄力量的發家史。他的心理歷程已經完全走完,接下來的故事,已然換成董卓這位手握兵權的邊塞重將與朝廷鬥智鬥勇的經歷!
“經歷數年打拼,某家手中終於有了一點點力量。可陛下不知道,這個時候,朝廷開始擔憂某家尾大不掉,在涼州局勢趨於好轉的時候,想著兔死狗烹之計了!他們想到的第一計,便是徵拜某家為朝廷的少府!哈哈哈……若是早上數年,某家定然欣然從往,可這時朝廷才想到褒賞功臣,不覺得太晚了嗎?更何況,這還是一顆裹著香餌的毒藥!”
少府是朝廷的“九卿”之一,是個很大的官兒了,但沒有兵權,就是掌握皇帝的一些御用物品而已。這個董卓自然看的清楚:作為一個邊疆武人,自己的實力是什麼?是軍隊!一旦交出兵權,那不就和盧植與皇甫嵩的下場一樣?目睹了東漢朝廷的昏庸**,董卓已經對朝廷不抱任何信心了,也沒有任何忠誠可言,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在亂世中維護自己還有自己部下的利益。
“故此,太師上表請辭,不是待價而沽,而是已經徹底死心了?”劉協明知故問,這不是廢話,而是以退為進的一種手段。因為他有感覺,自己想知道的東西,很快就要浮出水面了。
“不錯,某家上書推辭,朝廷這時已被四方叛亂搞的焦頭爛額,卻還一心想著剝奪某家的兵權,簡直滑天下之大稽!”董卓豪情坦言,一番話說得劉協目瞪口呆。這倒不是因為董卓的轉變,而是因為他想不到,那個時候的東漢政權便已經爛到了那種份上,竟然連一個名義上還是朝廷的將領都無能為力。
兩個月後,劉協的老子靈帝病重,又想收繳董卓的兵權,他吸取上次的教訓,玩了點兒花樣,任命董卓為幷州牧並讓他把兵給皇甫嵩。這次董卓有點兒心動了,自己在涼州雖然有基礎,但沒有名正言順的統治範圍,而州牧執掌一州的軍政大權,可以方便擴充自己的勢力。不過他心裡也明白,自己在幷州沒有基礎,即使有朝廷州牧的任命,恐怕還會難以立足,這個時候朝廷若要圖謀自己就容易了。
董卓是個有謀之人,於是他想了一個萬全之計,給朝廷上書說:讓我去幷州也行,但要把我的親兵帶上。這個時候董卓已經和朝廷開始討價還價了,他心目當中朝廷已經沒有威信可言。
董卓當時手裡掌握著兩萬人的兵力,其中三千親信更是天下百戰的精銳,就是憑著這三千人,董卓也不等朝廷的批准,就帶著他們上路了,不過他沒有到幷州,而是駐紮在洛陽北邊的河東郡,觀察時局變化,等待時機攫取更大的利益。
這個時候他的弟弟董旻在朝中任奉車都尉,朝中宦官、外戚、士大夫的矛盾鬥爭和靈帝將死的資訊秘密告訴了他。董卓清楚認識到這將是問鼎朝政的天大機會,他要以一個武人的身份開拓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道路,也是這個時代所有人想都不敢想的道路。
恰巧這時何進的詔書到了,宣他進京,簡直是天上掉餡餅——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透過京城外圍的那些關口了,董卓大喜之下立刻就上路了。而隨著他和手下三千精銳步入雒陽,天下風雲為之轉變,漢室氣運就此被他扼殺在手中……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