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聲音的性質和作用方面發揮,當時覺得確是看得深,談得透。又一次,是泛論不同的韻的不同情調,說五微韻的情調是惆悵,舉例,閉著眼睛吟誦‘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憔悴不勝衣。’唸完,停一會,像是仍在回味……”
宋廷琛在《憶劉文典師二三事》中也談到了劉文典講的《海賦》:“當他解說《海賦》時,不但形容大海的驚濤駭浪,洶湧如山,而且叫我們特別注意到講義上的文字。留神一看,果然滿篇文字多半都是水旁的字,叔雅師說姑不論文章好壞,光是看這一篇許多水旁的字,就可令人感到波濤澎湃瀚海無涯,宛如置身海上一般。”
傅來蘇在《是真名士自風流》一文中記載:每逢講授詩歌,劉文典常常搖頭晃腦、淺吟低唱,每到激越處則慷慨悲歌。他不僅自己吟誦,還要求學生模仿。有的同學不遵命,他雖不悅,但也不苛責,只是打比方點撥:“詩不吟,怎知其味?欣賞梅先生(蘭芳)的戲,如果只是看看聽聽而不出聲吟唱,怎麼能體會其韻味呢?”
傅來蘇回憶劉文典講課:“開宗明義,講清課題後,即不再翻閱書本,也沒有講稿或教案之類,即興抒發,或作文字的訓詁,或作意境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