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4頁)
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他懂得如何在黑板上書寫。
在自由繪圖練習中,他不僅觀察細緻,還有一些透視直覺——畫的馬和椅子都很漂亮。
作色覺練習時,他能將我們所用的八種顏色的八個色階混合,然後從這64個小塊中(每個小塊上都纏著一根不同顏色的絲帶)迅速地將八組分開。做完這些之後,他還能輕鬆地把八個系列的顏色按準確的漸變順序排列。在這個遊戲中,他幾乎能為桌子鋪上一層顏色漸變的精緻毯子。
我作了一個試驗,將他帶到窗戶邊,在充足的日光下給他看其中一個有色木塊。我讓他仔細看,以便他能記住。之後我讓他回到桌邊,桌上的色階是打亂的,我讓他找出之前看到的那個木塊。他通常都能準確找到,也有不少次找到的是下一個色階的那塊,但很少找出與正確的那塊相差兩個色階的。
這個男孩有很強的識別力,並且對顏色有很強的記憶力。與其他孩子一樣,他非常喜歡顏色訓練。但當我問他繞有白線的那個木塊的顏色時,他遲疑了很久才不確定地答道“白色”。像這麼聰明的孩子,即使沒有老師的干預,也應該能自己學會顏色的名字。
指導員告訴我,在發現那個孩子記顏色名稱有很大困難之前,她一直讓他獨自自由地作色覺練習。練習過程中他在書面語方面的能力也發展得很快。這種能力在我的方法裡,是透過解決一系列感官訓練中出現的問題體現出來的,因此說這個孩子是最聰明的。他的感官辨別能力與智力活動——注意力與判斷力——是同步發展的,但他對於顏色名稱的記憶能力就比較差。
這之前,指導員原想在教那個孩子時,最好不要進行干預。無疑,對於那個孩子的教育有些混亂,指導員過度地讓他的思維活動進行本能發育。感官教育作為智力培養的基礎無論多麼理想,還是應該將語言與感知結合起來。
從這個例子中,我找到了完美地應用塞甘的“課堂三步論”對正常孩子進行教育的方法。
第一階段:感官概念與名稱之間的聯絡。
例如,我們給孩子看紅與藍兩種顏色的絲帶。給他看紅色時簡單地告訴他“這是紅色”,給他看藍色時告訴他“這是藍色”。然後我們將絲帶放在孩子面前。
第二階段:根據名稱識別事物。
我們對孩子說:“給我那根紅的。”然後再對他說:“給我那根藍的。”
第三階段:根據事物記憶名稱。
我們指著紅顏色的東西問孩子:“這是什麼?”他應該回答:“紅色。”
塞甘堅持這三個階段的完整性,並強調要將顏色放在孩子面前一小段時間。他還建議我們一定不要一個一個地拿出顏色,每次要拿兩種顏色,因為對比有助於記憶顏色。
我已經證明過對於有智力障礙的孩子來說,這種方法最適合用於對他們進行顏色教育了。他們比在普通學校裡接受隨意的感官教育的孩子能更好地識別顏色。但正常孩子的教育中包含塞甘三步驟中一個真正的感官教育步驟:感知差異只有透過自主教育才能獲得。 。 想看書來
第11章 感官教育(5)
這個步驟是良好的感知差異的獲得過程,因此,這一點顯示了正常孩子的優勢。與有智力障礙的孩子相比,這種教學法對於正常孩子智力的發育有更為重大的作用。
將名稱與刺激物結合是正常孩子獲得快樂的一個來源。我記得有一天我教一個小女孩(她還不到三歲且在語言發展上有一點兒遲鈍)三種顏色的名稱。我讓她將其中一個小桌子放到靠窗的地方,我自己坐在一個小椅子上,讓她坐在我右邊一個相似的椅子上。
我在桌子上成對放了六條綵帶——兩根紅的,兩根藍的,兩根黃的。在第一階段,我將其中的一根絲帶放到她面前並讓她找相似的那根。三種顏色我都重複了這個動作,教她如何小心地將它們分為三組。這之後我就進入到塞甘的三步驟。小女孩學會了識別三種顏色並會說每種顏色的名稱。
她非常高興,看了我很久,然後開始又蹦又跳的。我看她那麼高興,笑著問她:“你知道這些顏色了嗎?”她還是又蹦又跳地回答道:“知道!知道!”她高興得不得了,在我旁邊手舞足蹈地、興奮地等著我再次問她同樣的問題,而她可能還是會興奮地回答:“知道!知道!”
感官教育另外一個重要的技巧是:在任何可能的時候都應將各個感官獨立出來。比如,在安靜且黑暗的環境中訓練聽力會比在僅僅是安靜的環境中訓練效果更好。
一般的感官教育中,我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