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是一個類似於蘇武的英雄人物,受到朝廷的極高褒獎,被封為“魏國忠宣公”,賜國公府第於錢塘葛嶺,府後還有一個美麗的大園子。園子何名不詳,但考慮到“大觀”是宋徽宗的年號,命名為“大觀園”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洪家在杭州經歷了漫長而輝煌的歷史。洪皓的三個兒子洪遵、洪邁、洪适,號稱“洪門三學士”。洪邁所著《容齋隨筆》,至今仍是古典文學領域一顆璀璨的明珠。
明朝是洪家第二個輝煌時代。洪昇的六世祖洪鐘,以軍功起家,官至刑部尚書、太子太保,可謂極品;五世祖洪澄、洪濤,也都官居顯要;高祖洪椿、曾祖洪瞻祖,兩代任都察院右都御史要職;祖父無考;父洪起鮫,字衛武,清初也曾出仕。從明代算起,洪家可謂赫赫揚揚的百年“望族”,澄濤二公,似乎就是《紅樓夢》中的榮寧二公賈源、賈演,從“澄濤二公”到洪起鮫,歷經五代富貴,正符合“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計程車大夫家庭興衰規律。
明朝的覆亡,給“世受國恩”的洪家以災難性的打擊,洪出世時,洪家正處於“末世光景”,雖然“外面的架子未倒”,但“內囊也漸漸地盡上來了。”康熙年間,洪家連續遭逢三次“家難”,洪家這個“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蟲”,終於在內外交困中,無可奈何地壽終正寢了,正可謂“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三次“家難”發生的時間,又恰恰都是在蕭瑟的秋天!難怪洪昇在《紅樓夢》創作中,“以中秋詩起,以中秋詩終”,唱出“三秋”悲涼的輓歌了!
第一首秋天的輓歌——“天倫之變”:所謂“天倫之變”,在封建社會,就是父母成仇、兄弟反目、家人離散的意思。《紅樓夢》所描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