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理之中的署名。“拙道人”(拙和尚)住錫的盤山,是清初的天下四大名山之一,盤山以松勝,青溝禪院附近,更是松蔭遍地、松濤轟鳴的好地方,康熙二十九年洪昇來此逃禪時,曾寫詩“山山青松迎客”可證。“拙道人”評點從洪昇那裡抄錄回來的《紅樓夢》,以“松齋”和“立松軒”為筆名,實在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事情。
研究“立松軒本”的專家們,透過大量分析論證,證明“立松軒”不僅出現的時間早,而且很有特色。其特色主要有:書中的每一回,都有回前回後總批,這些總批顯然是“立松軒”本人的批語;正文中也有一些有“立松軒”署名或有其語言特點的夾批,但也混入了大量脂批,似乎是後來傳抄中從其他脂本補入的;“立松軒”的批語,佛家思想很濃,很多評語乾脆就是用佛家語言寫的。根據這些特點,我們完全有理由推測,這個版本的原始“抄錄者”和“評點者”,就是“拙道人”(拙和尚),就是書中那個“空空道人”(情僧)的生活原型,聯絡到這個人的本來身份就是個“情僧”,書中用佛家語言評點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