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 (第3/4頁)
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多淤塞。淳熙年間,安撫使趙雄便向孝宗皇帝奏請築城,強調‘城成,民不告擾’。而後花費了七個月的時間,修築磚城二十一里,營敵樓戰屋一千餘間。而這兒的城磚之上,更刻有簡單的責任銘文,是以為築城特燒製的專用城磚①……”只可惜,後來蒙古軍攻佔荊州城,竟將這歷經滄桑,自古延續下來的荊州城垣夷為平地……
“拓弟……”郭靖見前一刻趙拓尚在興致勃勃的講述這荊州,此時卻突然顯得有些黯然,不由擔心,喚了出來。
趙拓回過神兒來,岔開話題說道:“既然來了荊州,大哥可知道這荊州城的四大名餚?”看郭靖搖搖頭,便笑道:“這荊州四大名餚分別是‘龍鳳配’,‘魚糕丸子’,‘皮條鱔魚’及‘冬瓜別裙羹’。尤其是那‘龍鳳配’,是以黃鱔、仔雞為原料,經過煮、滷、炸、溜等多種烹飪方法烹製而成。那黃鱔被做成龍形,蜿蜒於盤中,鱗甲片片,腳踏祥雲,昂首張口,翹角垂須呈飛騰之狀;雞形如鳳立於龍旁,引頸展翅,羽毛絢麗,頭冠殷紅似翩翩起舞②。讓當時蜀國的君主劉備讚不絕口。是以人都說,若來了荊州卻不嚐嚐這道菜,這荊州也可謂白來一趟。”
郭靖聽趙拓說的神乎,不由也感好奇,摸了摸肚子,看也到該進膳的時候,便道:“既然如此,我們便去品嚐看看如何?”
趙拓費了這麼多口舌,就等著這句話。要知道,這一路之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三餐只能吃點乾糧湊合。即便偶爾打點野味,卻也沒個鹹味兒,可把趙拓苦壞了。一聽郭靖這麼說,忙不迭道:“呵,正合我意,如此有勞大哥了。就不知……這兒的菜餚比起蓉兒妹子的手藝又要如何?”
“啊!”郭靖嘆了一聲,此時聽趙拓提及才念起黃蓉,“我一時倒忘了。也不知道蓉兒出海尋我們如今怎樣了?是否被他爹爹找到……”
邊說著,兩人來到一家酒樓,上掛著“聚珍園”三個大字,裝飾的彼為富麗堂皇。門口的應侍趕著上前招呼二人,郭靖先行下來,再小心翼翼的將趙拓扶下馬。卻見那應侍歪嘴斜眼,怪異的直瞅他們,趙拓略感納悶,剛一邁腿,恍然大悟:他們兩大男人,卻擠在一匹馬上,再加上郭靖對他謹慎關切的態度,外人看著曖昧之極。無怪乎那應侍如此詭異的看他,感情是把他倆當那個啥了。
嗯,好吧,雖然目前的狀況也差不多,但這下倒把趙拓由於受傷而鬱悶、沉寂了許久的玩劣之心給激發起來。就看他裂開嘴一笑,突然身子一軟,就要往後倒。郭靖白了臉,慌忙將他抱住,讓他整個人靠在自己身上,關切道:“拓弟,你可是不舒服了?”
“大哥……”倒不用裝,趙拓自然而然的病怏怏倒在郭靖懷裡,故意側過身,將頭靠在他肩膀,對著他耳頸呈虛弱狀道:“沒,這兩日你我(騎馬)太過激烈,下來時有點腿軟,沒站穩。”他這話說的聲音不大不小,剛剛好能讓一旁的那個應侍聽到,果然,就看那應侍臉立時刷白起來。
溼熱的呼吸噴在耳邊,趙拓的氣息近在咫尺,郭靖臉“騰”的下,瞬間變得滿紅耳赤,連他剛說了什麼都沒聽清,一顆心更是沒來由的怦怦亂跳,忙慌亂的別過頭,想要避開,但卻又真怕他身體虛弱摔著了,摟著他的手臂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尷尬道:“拓,拓弟……”
“媽呀!”還沒等聽郭靖說什麼,就聽應侍見鬼似的大叫一聲,轉身拔腿就往裡跑。
“哈哈……哈哈哈,咳,咳咳……哈……”趙拓見此推開郭靖站穩,笑的眼角直流淚。郭靖有些不明所以,看他邊咳邊笑,忙不迭為他順背。
沒過會兒從酒樓裡又出來個應侍,連作揖帶賠笑將二人迎進去。趙拓好不容易止住笑,將手中韁繩一甩,扔給應侍,隨著郭靖進了樓。
……
店小二麻利的將酒菜布上,四葷兩素,做的倒的確十分精緻。待酒足飯飽之後,再要上一壺茶,兩盤小點,兩人隨即又閒扯開。
“大哥可知,除了剛剛咱們所吃的那道‘龍鳳配’,還有那‘網油砂’也是大有來頭的。”
郭靖搖頭,他對吃著實沒有研究。想他自幼生長在蒙古,平日裡大口喝酒,再大口吃上幾斤牛肉便認為是佳餚,而來到中原所嘗過的這些菜餚細點,別說吃,就是聽他都沒聽過。
“這‘網油砂’乃是當年尚在汴京時皇親國戚筵席上的佳品。後因戰亂,這道菜才隨著傳了出來。想不到,這小小的荊州酒樓到也做得似模似樣。此道菜用料和做法及其考究,裡餡乃選用上好的紅豇豆,經大米煮、小火煨,剝殼去水用其泥。做一次用一年,不變色,不走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