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喬的中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你要能清楚地看到這個真理,就像它對你是生死攸關的一樣?
連續不斷的洞察力,不被任何公式、結論所終結的洞察力,就是創造性的行動——你明白了嗎?請你看看這個問題,請你親自深入這個問題。它不可思議的美麗和奇妙在於,當你有洞察力的時候,你是沒有思想的。思想不可能有洞察力。只有當心智不按照思想的機械結構運作的時候,你才有洞察力。當你有洞察力的時候,思想根據洞察做出了一個結論。這樣思想就開始運作了,思想是機械性的。你跟上我了嗎?我們跟上彼此了嗎?所以,當我對自己有了洞察力的時候——就是說我對世界有了洞察力,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當我有了洞察力卻並不據此做出一個結論。如果我做出一個結論,我就會依據一個概念、一個形象、一個符號來行動,就是說在思想的框架內行動,這樣我就持續不斷地扼殺著我的洞察力,我就無法按照事物本來的樣子看到他們。所以我要談談這個問題,為什麼每當我有所領悟的時候,思想就會橫插進來,並且做出一個結論。你理解我的問題了嗎?
我領悟到一個真理——請你仔細聽我說——控制我自己,就會讓我分裂成控制者和受控制的物件,這樣就衝突不休。我對這一點有了洞察力,這是一個真理,但是我的整個思想過程被這樣一個概念控制著:我必須要控制。我受到的教育、我信仰的宗教、我身處其中的社會和家庭結構,所有一切都告訴我:“要控制。”這是一個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結論,我已經對它習以為常,我按照這個結論來生活,過著機械性的生活。因此,我的身心爭戰不休、永無安寧。
現在,我對控制引起的問題有了洞察力,當我的心智可以不受束縛、自由地觀察,我就對控制的問題洞若觀火。但是這個讓心智深受束縛的思想結構仍然存在那裡。我說:“天哪,雖然我已經看清楚控制帶來的問題了,但是我還是深陷在控制的習慣中。”這就是內在的戰爭,機械性的一方和非機械性的另一方爭戰不休。為什麼思想如此緊密地依附在控制的機械結構中?因為控制的概念即由思想而來。你看到這一點了嗎?
2、創造性的生活(3)
控制意味著什麼?首先,控制意味著*。在我的四分五裂之中,我的一個碎片說:“我必須要控制其他碎片。”思想造成了我的內在分裂。思想說:“我必須要控制我自己,否則我就無法適應環境,無法獲得他人的青睞和其他東西。因此,我必須要控制。”所以思想——這個記憶的變身,就是過去的一切,你的經驗、你的知識,全都是機械性的東西——思想獲得了巨大的能量。因此內在持續不斷的戰爭開始了,控制與你的領悟、洞察力,交戰不休。
現在,你的心智該怎樣做呢?這是我們的問題。你看到一些新的東西,但是陳舊的東西仍然在那裡——陳舊的習慣、概念、信條,全部的陳舊都在那裡虎視眈眈。心智如何能夠保持新鮮的洞察力,而不做出一個結論。如果我做出一個結論,它就是機械性的,就是來自於陳舊的思想、陳舊的記憶,思想是記憶的一個變身。當洞察力變得機械,它就變得陳舊了,它就死了。請你跟我一起探索、一起實踐。
我們有洞察力——我們看到新的事物,完全是新的、清新、美麗——我們有過去,陳舊的記憶、經驗、知識,還有由此而生的思想,它們都小心翼翼地守候在那裡,擔心憂慮著如何將這個新事物變成陳舊的東西。現在,當你清楚地看到了這個問題,將會發生什麼呢?你理解我的問題了嗎?我們就代表著過去。年輕一代也許叫嚷著要超越過去,他們認為可以創造新世界,但是他們同樣揹負著過去的重擔,他們同樣是過去的變身,因此他們同樣延續著過去。我不知道你跟上我說的話了嗎。所以他們沒有超越過去,他們只是過去的另外一種延續罷了。
所以我已經知道了:思想是多麼的陳舊,沒有了思想才能有洞察力。現在你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也許這是你第一次面對這個問題。你怎樣來應對它呢?你的心智怎樣來應對它呢?
讓我換一種方式來提問。知識對心智是必需的:我必需知道我住在哪裡;心智必需懂得它正在使用的語言,語言屬於知識。思想對心智也同樣是必需的:思想是記憶、經驗、知識的變身,就是過去的變身。如果沒有知識和思想,我和你之間根本沒有辦法溝通;我都不知道我住在哪裡,我什麼都不知道。如果我無法清晰地思考,我就會變得荒謬。因此我明白了:知識在這個機械性的世界裡是必需的。從這裡回到我住的地方去是機械性的,根據一切形式的經驗來行動是機械性的。這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