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路知行在設計之初本來也沒考慮過這個,常規難度已經給足憐憫了,專家難度嘛……是你們想好好享受一下的,那就不能怪我咯。
就這樣,無數主播才剛出虎口,又入狼窩。
本來以為《與暗同行》的常規模式受苦完了差不多也該逃出生天了,結果沒想到專家模式又墮入了一個新的地獄!
再次落到垃圾山。
劉良抬頭看著熟悉的場景,那上方黑暗中隱約露出的大樓輪廓,他能夠大致認出每個建築具體是後面流程中的哪個章節,但卻如同咫尺天涯一樣,怎麼都爬不上去了。
他現在稍微有點後悔。
當初放下豪言說三十個小時通關專家難度……是不是,有點過於自信了?
……
不只是劉良,絕大多數的主播和玩家們,都在遭受同樣的拷打。
而此時玩家們才明白,為什麼這遊戲的常規難度看起來“眾生平等”?沒人玩得特別困難,也沒人玩起來特別簡單?
顯然是因為動態難度機制的存在!
這下,論壇的熱度又炸鍋了。
“靠!這遊戲太陰險了,防不勝防啊!”
“之前常規難度也沒人提動態難度的事啊!”
“其實大家早該注意到的!沒發現很多菜逼主播和大神主播的遊戲進度其實差不多麼?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情!”
“是啊,這遊戲動態難度調節過了,所以比較菜的玩家也會自我感覺良好。騙局啊!騙局!”
“這下是把豬騙進來殺了……先是讓菜逼主播以為自己天賦異稟,跟那些大神在這遊戲的天賦上差不多,然後專家模式直接原形畢露……”
“但有一說一,還挺有意思的不是嗎?看著主播們二次破防還挺有節目效果的!”
“但是自己玩太受苦了!”
“受苦?這種遊戲你不選擇雲通關而是選擇自己玩的時候,就該明白,受苦那不是自找的嗎?”
“所以這樣說來,像四葉這樣的大佬玩家反而更有優勢啊?畢竟他們在常規模式下,動態難度就已經接近拉滿了,到了專家難度適應得也非常快。如果選擇固定路線的話,適應得應該更快。”
“那這遊戲是不是有點不公平啊?一週目強行讓菜鳥和大佬一個進度。”
“如果沒有專家模式的話,是的,但有了難度封頂的專家模式,就很公平了!”
“沒錯,通關常規難度,只能證明伱心理素質不錯,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較強,膽子也還可以;但通關專家難度,那才能證明你是個真正的大神!”
“可以,繼續攛掇更多主播去玩專家模式了!一個都不能少!”
……
《與暗同行》的熱度,一波接著一波。
各大直播間的封面,幾乎全都陸陸續續地換成了《與暗同行》的原畫,而主播們再次破防的聲音也接連不斷地響起。
而這些主播們的破防也是有回報的。
不僅是所有播《與暗同行》的直播間熱度都在飆升,完全將其他遊戲的熱度給擠壓得沒影了,更重要的是,還有越來越多的主播開始承受觀眾的壓力,被迫開始體驗一週目,或者二週目的最高難度。
當然,在一眾破防的主播中,也有一些主播的畫風不太一樣。
畢竟再怎麼困難的遊戲,也總有天生就擅長的人。
國內的幾個知名的動捕演員、跑酷大神也都體驗了遊戲,表現當然比普通玩家要好得多。
不過他們來到這遊戲中也並沒有完成降維打擊,畢竟遊戲難度還由很多其他的元素決定,比如解謎,比如和喪屍的鬥智鬥勇,又比如對恐怖題材的承受能力。
真要看最高水平,還是得看那些頂尖的速通玩家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