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喬的中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旁是各式攤位,什麼針線草藥筆墨畫卷,看得人眼花繚亂。
每個攤位前,似乎都擠滿了人,有買新鮮蔬果的小販被人嚴嚴實實地圍了兩三層。還有大戶人家奴婢模樣的人在人潮中擠來擠去,幫湊熱鬧的阿郎擠出一條路來。
桑榆照例把阿姊之前繡好的繡品放到長期擺攤的一個小販那代賣,又從他手裡拿到上回代賣的幾件繡品的錢,這才蹲下身,仔仔細細地在小販盛針線的竹籃子裡挑阿姊缺的幾種顏色。
王嬸做了二三十年的苦力,人又生得壯碩,站在她身後就像一座小山,幫忙擋住後頭擠來擠去的人潮。等到桑榆從小販那買好針線後,王伯也從後頭趕了上來。三人一起在早市上轉悠了起來。
古代不興熱水袋,也沒電熱毯,到了冬天睡覺的時候,大概只有靠體溫把冰冷的床捂暖了。反正這幾年,桑榆就是這麼過來的,也沒見阿姊有用過什麼東西,姊妹倆就這樣熬過每一個難過的冬天。結果前幾天,從里正那聽說了一件東西——湯婆子。
桑榆本來不知道那是什麼,問了王嬸才曉得,原來湯婆子就是古代的熱水袋,不同的是它是用銅或者錫制的,價格也有些貴,所以鄉下大多沒那東西。
在早市上逛的時候,桑榆就留神在找。她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