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反而趁齊亂而伐之,以怨報德。當初或許以格外豐厚的物資回報了齊國,但時機一成熟,立即暴露了另一副嘴臉。
可惜大多數說詩者都只通其事不曉其理。倒是王夫之說得頗有見地,切合孔子之意:
“《木瓜》得以為厚乎?以《木瓜》為厚,而人道之薄亟矣!厚施而薄償之,有餘懷焉;薄施而厚償之,有餘矜焉。故以瓊琚木瓜,而木瓜之薄見矣;以木瓜瓊琚,而瓊琚之厚足以矜矣。見薄於彼,見厚於此,早已挾匪報之心而責其後。故天下之工於用薄者,未有不姑用其厚者也。而又從而矜之,曰‘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報之量則已逾矣。……惡仍之而無嫌,聊以塞夫人之口,則瓊琚之用,持天下而反操其左契,險矣!”
這是說《木瓜》中所指的“報以瓊琚”之類,並不是友好之報,而是圖謀取得諸如債權人般的優越地位。這讓我想起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在對外援助時,出手顯得很大方,實則要求受助國接受他的文化與制度,把受助國納入自己的利益範圍。別人薄施於我,而我卻故意厚報於別人。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包含著一種“矜意”,而且還要讓人看見對方之“薄”。詩中那個回贈玉佩的人,是一種將利益名譽算計得特別精明的人。這種人在今天見得多了,本來沒有什麼品德,卻要擺出一副厚道的模樣,口中唸唸有詞,標榜自己“永以為好”,實則圖謀厚報而徇私。這是一種特別工於心計的做法。他將天下的事都算計透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