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具魅力,吳江的村前宅後盪漾的都是金水銀元……又是一個村,它叫“楊文頭”。
怪怪的名字,聽人說過去它叫“楊墳頭”。史上傳說在宋末元初,有位楊姓遊擊將軍鍾愛這片土地,殉國後按其生前之願葬於此地,從此得名“楊墳頭”。
老楊墳頭村地處三白蕩西灘,河塘浜灣密如蛛網,阡陌小道,幾乎與外界呈隔絕之狀。幾百年來這裡的村民一直過著落後而貧困的日子。
1978年,改革春風吹進了這個處在河塘浜灣包圍之中的小村子,生產隊的管水員譚逢林挑頭集資2400元,帶著一些幹部社員辦起了一個水泥預製廠。第一年賺了1000元,第二年翻了兩番,第三年翻了更多,一直到一個又一個鄉鎮企業像繁星般地在楊墳頭的地面上佈滿……
“我們選譚老闆當董事長,逢林當我們的黨委書記也最合適!”到了90年代初的楊墳頭村已經有了一個上億資產的集團公司,隨之吳江市境內的第一個村級黨委組織也相應成立,致富帶頭人譚逢林被村民們一致推薦為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
“楊墳頭這個名字也該改一改了!”有人提議。
“對,楊墳頭不好聽,改叫‘楊文頭’怎麼樣·”
“好,楊文頭好,窮了幾千年的楊墳頭該沾點墨水了!楊文頭好!”
於是,楊墳頭從此成為歷史,楊文頭標在了吳江輝煌發展的史冊上……
“我有一個夢,一個發展我們村的夢,要統籌楊文頭村,充分利用楊文頭村,建設一個美麗的楊文頭村,讓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僅在楊文頭,還要讓村外的農民一起共享。”這是譚逢林的夢,現在他已經將這一夢變成了現實。
那天,吳江市的同志帶我來到楊文頭,因為事先並不知道這裡就是楊文頭,所以當我進入那片聳立在田野之中的現代化別墅莊園時,我連聲讚歎:“這麼好的建築和優雅景緻,就連北京、上海城內都難找到啊!”什麼叫流光溢彩,什麼豪華現代,什麼叫氣派雅緻,這裡就是!而這裡,所有的主人都是農民,是農民們依靠自己的雙手建設起來的地方!
筆者曾經到過不少經濟發展的地區,也看過不少豪華氣派的農民別墅,但常常碰到這樣的情況:站在他們的房子外和客廳內,你感受的是現代化;可一進內屋、一瞭解他們的生活,你會感覺這些農民跟以前沒有實質的變化。但在楊文頭村,我有些意料不到:五六十歲的退休老農,他們不是在茶館裡聊天、打麻將,而是在自家的電腦上聊天、打麻將——寬頻網路在這裡早已成了生活必備!據說楊文頭是江蘇省第一個寬頻網路村,難怪。
“金楊”是村辦企業改制成的上市集團公司。這名字起得有氣勢,取得吉利,楊文頭在短短的二三十年裡,跨越了兩個歷史臺階:從楊墳頭——楊文頭——金楊……
步入“金楊”之園,映入眼簾的是拱橋、水榭、亭閣和遍植的蓮藕、名貴花木,你立馬會浮想到這裡必定是:春裡桃紅柳綠,夏日芙蓉連片,秋裡丹桂飄香,冬季三友傲霜。“村裡的綠化衛生隊人員就有120人哩!”一位正在路邊掃地除草的大嬸笑嘻嘻地呶著嘴用家鄉話對我說,“我每天跟著太陽一起起床,隨後就參加村上的保潔隊為庭院內的草木澆水施肥,為道路打掃衛生。一個月除了村上的各種福利勞保和入股分紅外,還有兩千多元的收入,很滿足,很開心!”
第21章吳江的金木水火土(8)
“楊文頭村的人都很滿足,都很開心。現在連楊文頭周邊的幾個村的村民們也都很滿足,很開心。”她說。
我的家鄉人說生活很幸福一般就講“很開心”。心都開了花,那肯定很幸福。
楊文頭村是我見過的眾多“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村子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水平最高的一個。而吳江的同志則笑著堅持說:我們吳江像楊文頭這樣的村子還有很多……
我相信吳江人的話,而且也實地考察和親眼看到了如“吳頭越尾”的另一個叫聖塘的村子,那裡的百姓年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10000元。這個數字對於不愁住房、不愁日常糧油的農民來說意味著富足,問題是:有了這麼多錢的吳江農民們仍在努力地繼續奮鬥和賺錢,並且在賺錢的同時還如飢似渴地補充精神和文化方面的營養,這就顯得真正的可貴了。
“吳江無江有江村,江邊小村是大城。”寫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不知是誰說過的這樣一句順口溜。走過吳江的一個個繁榮而富裕的依靠鄉鎮企業發展起來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再回味這句話和思忖費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