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父老鄉親們的一種胸懷和境界,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未來的一種最明智的選擇。
因為這座手印牆,我隨即獲得了一個資料:至2008年,蘇州本地戶籍人口與外來務工和外來創業者的總人數之比正好是1∶1。也就是說蘇州現在有兩個600萬,一個是本地戶籍人口600多萬,一個是在此工作和生活的“新蘇州人”約600萬。
呵,我一下感覺對自己的故鄉、對現在的父老鄉親們不再是那麼的熟悉了!但讓我感到欣慰的是他們都是“蘇州人”。
“新蘇州人”,這是多麼親切而新鮮的名稱。
“我願意帶著家屬、孩子和親戚遷移到這裡,就是因為這裡的政府和老鄉不把我們當外人。”一位在我故鄉小鎮上安家落戶十餘年的河南籍老鄉這樣對我說。他就住在我妹妹家的對面,他說他現在已經把20多位親戚從河南老家帶到蘇州工作。“有四家戶口也遷來了。”
這就是我的新老鄉。望著他堅實而寬闊的背影,我想到了另一個原籍河南的新蘇州人,他叫羅延銀,是前年“五一”期間我們一起參加全國總工會召開的“勞模表彰”大會認識的“蘇州老鄉”。現年剛40歲的羅延銀,老家在河南商城縣,1992年他來到蘇州務工,1997年他被聘為蘇州城市排水服務公司疏通班的管道養護工。2006年,他以最高票當選為蘇州市首屆“十佳新蘇州人”之一,併成為蘇州有史以來首位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農民工。
“羅延銀是我們蘇州人的光榮和驕傲。”這話是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王榮同志對我說的,從他的表情和語氣中我感到了一位領導者的真情與胸懷。
第4章“蘇”是地球人的嚮往(4)
“不管是產業工人、管理層,還是技術人才,我們都吸引了很多國內、國外的優秀人才。一直以來,我們都把人才引進,尤其是領軍科技創業人才的引進,作為蘇州對外開放一個很重要的方針。”王榮在參加全國“兩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據我所知,蘇州從改革開放初期就十分重視人才和勞力的引進。早期的“星期天工程師”,到現在的“星期天科學家”都是他們引進人才的特色經驗。勞務輸入更是蘇州在近30年中能夠實現高速發展的關鍵措施之一。據公安部門統計,1985~1989年、1990~1999年和2000~2008年三個階段,是蘇州“新蘇州人”增長最快的時期,而這三個階段正好也是蘇州跨上三個重要臺階的大發展時期。
上世紀80年代初,蘇州鄉鎮企業蓄勢崛起。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這期間,大批鄉鎮企業的技術工人來自於上海國有企業的技術人員和退休工程師。他們星期六趕到蘇州鄉鎮,指導這些“摸著石頭過河”的鄉企上專案、建流水線、出產品,甚至幫助推銷產品。後來蘇州鄉鎮企業紅紅火火了,這些人有的就留了下來,成為第一批“新蘇州人”。蘇州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性轉折時期,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以大規模引進外資為手段的城市工業化時期,此時各類生產要素以及海外的新技術、新產品向中心城市聚集,外向型經濟和民營企業的崛起,使得這期間的大量大中專畢業生和外地勞務人員以及到此經營辦廠的企業家湧入蘇州城鄉每個角落,形成了第二波“新蘇州人”高潮。蘇州高速發展的第三個時期是進入21世紀後的近十年,它體現了以IT產業的集聚和發展為目標指向的新型工業化程序。在這一階段,蘇州承接了國際IT產業的梯度轉移,同時,國有企事業單位全面推進改革。現代國際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紛紛進入蘇州的各行各業,新型工業化程序明顯加快,經濟國際化的特徵也更明顯。此間,大批高層次的國內外人才和有技術的產業工人聚集到蘇州,形成了最大的一輪“新蘇州人”潮。現今,光是從零成長起來的蘇州外資企業就聚集了200多萬“新蘇州人”……
一個600萬人口的城市,接納和吸收了同樣數字的新人,於是有人這樣稱道“白髮蘇州青春相”。
蘇州是古老的,蘇州又是青春的。一個以年輕人為主體的另一半融入到原有的那一半群體時,這個群體肯定變得青春了!
在今天的蘇州,無論城市或鄉村,你很難分得清誰是真正的老蘇州人,誰是新來安家落戶的新蘇州人,他們已經完全和這塊土地的每一個角落都融為了一體。
這就是我父老鄉親和政府官員們的高明之處:十餘年前他們就改口將“外來工”稱為“新蘇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