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4/4頁)
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國際經濟格局的反映,這兩個機構幾乎完全為美國和歐洲所主導。
但今天,世界經濟格局已發生重大的歷史性變化,美歐雖然仍佔重要地位,但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廣大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實力不斷增強,重要性與日俱增。正如英國財政大臣阿利斯泰爾·達林在14日的會後所言:“我們不能這樣繼續下去,像是世界過去60年來從未改變。”
改革國際金融機構,目的是更好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當前,危機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任何一個國家都無力獨自面對,國際金融機構必須在應對危機中發揮更加有效的作用。“金磚四國”財長在會議期間共同表示,必須重新評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作用和對該組織的要求等,以使該組織適應新的全球貨幣與金融體系。此前已討論過的改革建議包括:應儘快建立覆蓋全球特別是主要金融中心的早期預警系統;改善國際金融機構內部治理解構,建立及時高效的危機應對救助機制;提高國際金融機構切實履行職責的能力等。
1、G20與會國作出六項承諾(4)
改革國際金融機構,必須反映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增加它們的話語權,從而擴大這兩個機構的代表性和合法性。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2008年4月批准的改革方案,發達國家的投票權重從%降為%,發展中國家的投票權重則從%上升為%。儘管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代表性有所增加,但發達國家的優勢仍相當明顯,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改革國際金融機構,必須改變這些機構領導人的產生辦法。作為一個廣為人知的“潛規則”,世界銀行行長曆來由美國人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