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4/4頁)
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農民認為在中央地區無代價地工作,有如一種公眾的義務。流傳所及,今日中文字裡公眾之“公”也與公侯之“公”無別。
“井田制度”是“間架性設計”的代表。間架性設計是來自標準化的要求,這種方式影響此後三千年的中國政治。它意味著國家和社會結構是可以人為地創造出的,同時也導致上層設計的形式遠比下層運作的實質更為重要的統治習慣。
說是周朝創造了封建制度,並不言過其實。事實上週人藉著封建,廣泛地推行了農業。因為封建又與宗法相連,才保持了全域性的穩定性。這後來被稱為“儒教”的和平共存的原則,日後被孔子一再稱頌,而將它歸功於文王和周公。以上一再提及的注重形式超過實際,又盡力於儀節的種種特性也與以農立國的中國結下幾千年的不解之緣。這也就是說周朝統治中國達八百年,不可能沒有留下永久的影響。有時即使歷史家也很難區分究竟某種特色是周之性格抑是中國人之性格。
春秋與戰國
可是周朝王室在一個廣大的疆域內作為多數農業小國家的宗主,實際上保持著發號施令的力量,不過約二百五十年。最初的世紀內,新耕地不斷開拓,“蠻夷戎狄”逐漸自漁獵生活改為耕耘,周朝責成他們進貢,朝廷對各種爭端的仲裁也頗有力量。只是在公元前8世紀或甚至還要早時,以上種種積極因素逐漸失效。公元前77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