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統計,又無法落實,就硬將這數學公式由上向下籠罩著過去,等於“金字塔倒砌”(a pyramid built up�side down)。其行不通的地方,則傳令用意志力量克服。我們雖不能欣賞這蠻幹的辦法,對當時做事人的氣魄雄偉,卻又要歎為觀止。

還有一點則是中國思想的體系,並不是主靜的,而是主動的二十四史中的《食貨志》,鋪陳“食貨”,實際是將國計民生綜合地解釋,也有時間上流動的意義。如《明史·食貨志》提到明代“役曰裡甲,曰均徭,曰雜泛”就牽涉到不同世紀的制度,只是缺乏邏輯上的緊湊,容易使學者誤解。英國學者中強調中國思想系動態而非靜態的,有A�C�Graham,他從宋代理學的辯論和唐詩的修辭裡看出來這種特徵。李約瑟之評朱熹,說他:“沒有達到牛頓的宇宙觀之前,先來了一個愛因斯坦式的宇宙觀”,也和這所說的特徵相映證。文見《中國科學技術史》各種不同版本的卷二。。要是我們把二十四史倒看,更可以看出各朝代間,以及一個朝代的兩三百年中,仍有它“直線式的發展”(linear progression)。要是我們忽略這些特徵,就率爾去檢討中國近一個半世紀與歐美的衝突,其結果是不會滿意的。縱使就在故事之間加入馬可·波羅、佛郎機與呂宋,也無濟於事。因為這檢討的問題,是一個龐大的組織和另一個龐大組織的摩擦衝突。要是歷史家不顧這問題的重心,則所敘也會和顧炎武寫西洋人“喜食小兒”一樣;作史的眼光沒有參透到事物內的本質上去,已先被旁人片言隻語迷惑。

我之闖入這問題中,事在1972年。這時候我全家去英國劍橋住一整年,以便襄助李約瑟博士蒐集有關《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材料。我的一部工作屬於此書卷七節四十八。其檢討的目的,在解釋何以近代科技的突出,發生於西方而不發生於中國。李博士已經在他的書裡講過中國和西方的科技在1450年到1600年間仍有並駕齊驅的樣子,茲後西歐突出,才使中國望塵莫及。我和他通訊交換意見,始自1967年,所以我和他第一次見面時,已經有了五年以上的筆墨接觸,也大致知道了他對歷史的看法,而我自己所作的《16世紀明代的財政與稅收》也脫稿不久,總算對當時中國社會經濟的情形,有了一些瞭解。但是如何能將我的一段知識,用於李公的問題上面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也可以附和一般人所說,李公提出的問題過於散漫;但是反面的情形,則是現有的書籍文字缺乏綜合性,每一個作者,將一個小題目,分析之後又分析,博士論文,也以偏僻的題材為尚,又不顧與其他論文側面正面上的聯絡,所以很多資料加不起來。

在這情形之下,我們只好自己去做一段綜合工作。在中國的這一方面,只有從二十四史下手。這時要看整套全書,是很吃力而不討好的。譬如現行書籍中最容易購買和閱讀的版本,是後來中華書局出的標點本。全套二百三十三冊七萬六千八百一十五頁。假使一個學者每天看五十頁,也要四五年。況且二十四史前後文字語氣不同,內中又有很多天文地理以及孝子節婦諸種詳情,更無法做卡片索引。我們的方法是先看各書的《食貨志》。二十四史中有食貨志的計十二。此外《史記》的《平準書》和《貨殖列傳》性質類似,也可以湊算是當中的一篇,一共十三篇。其中六篇已有現代作家以外文摘要解釋(此即Swann之漢,楊聯陞之晉,Balazs之隋,Twitchett之唐,Schurmann之元,與和田清之明)。這些資料是一個很好的線索。要是一個讀者將以上五部書和楊氏論文一併仔細看過一遍,又翻閱原書各食貨志,再參考各史中其他志傳,更和今人所作各種通史和斷代史以及各種專題論文摘要比較,雖然仍是掛一漏萬,囫圇吞棗,總算是盡到一個讀書人最大的力量了。

其實西方歷史資料之不易掌握,也是大同小異。我和李博士第二次見面時,同到劍河(Cam River)旁邊去散步,他就和我說,以他多年讀書的經驗,深覺得歐洲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現代科技的發展,是一種“成套的”(package)的事蹟,一有都有,四種情事前後發生,彼此關聯。我至今還覺得這是有識者之言。一個顯明的例證,則是現代銀行出現的次序,首先於14世紀的義大利開始,次之則於16世紀盛行於北歐,傳播於今日的荷蘭與西德,再次一步則於17世紀行於英國。我們提到歐洲文藝復興時,也有Italian、Renaissance,Trans…Alpine Rena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珠光寶鑑

珠光寶鑑

打死也不說
遊戲 完結 142萬字
女相

女相

中國必勝
遊戲 完結 70萬字
姑娘威武

姑娘威武

中國長城網
遊戲 完結 20萬字
太古仙帝

太古仙帝

公主站記
遊戲 完結 175萬字
馭龍無雙

馭龍無雙

溫暖寒冬
遊戲 完結 40萬字
意外吻上你的心

意外吻上你的心

莫再講
遊戲 完結 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