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人相爭,莫不如是。
十三“以人道之名為不平之鳴”
胡適讀書美國期間,白人和黑人之間的種族問題遠未解決。儘管胡適對美國充滿好感,但種族歧視卻讓他深惡痛絕。這一次,是胡適身邊發生的一件事,它把胡適推到了對黑人女子的道義援助中。
1914年秋,剛開學不久,有兩名黑人女子寄宿康乃爾大學賽姬院(女子宿舍),但同院的白人女學生不屑與她們同住,便聯名上書康大校長,欲使這兩名女子搬出。於是校長出面調停,叫她們移居樓下,別開一房,不與那些白人學生同一浴室。校長的措施,也就是美國南方的“種族隔離”政策(segregation)。這兩位黑人女子遭此歧視,一位家貧力薄,半工半讀,無力與校方抗爭。另一位出自富家,遇此不公,極為憤恨,但也不知怎麼辦。有人給她們出了主意,讓她們去找本城一神論教堂的牧師亥叟。此人急公好義,常常為人打抱不平,很為本城大學教師所認同,學生中更多愛戴者。胡適是世界學生會康大分會的主席,亥叟也是世界會會員,兩人緣此相識,雖年齡相差四十多歲,但亥叟很器重胡適。這一次,黑人母女倆向亥叟求助,亥叟正在病重,聽說這事“一憤幾絕”,幸有朋友在旁,連忙扶他上床。床上的亥叟讓這位朋友立即去請康大某教師和胡適等兩三人來。待到時,正逢那黑人母女在場,於是得知事情原委。而亥叟所以叫胡適來,也正因為他知道胡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