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章,以及不斷推出“*”版本,其實都不過是遮掩其全球帝國戰略的煙幕。
美國希望瞞天過海,不希望有人看破它,於是就拼命地對著中國鼓譟,既轉移世界視線,又限制中國發展,一舉兩得。
受其影響,日本也有人希望中國一定要落後20—30年。近日,日本右翼刊物《武士》登載了藤原慧三的所謂“新亞太和平新解”理論:“大日本國將在今後的亞太安全事務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中國作為在亞太地區的最大國家,應該懂得如何承認這一實際觀點……日本在利用以及開發來自西方軍事科技上,遠遠超過中國。中國海軍目前僅僅還存在於黃藍分界線上,而強大的日本海軍,已經是僅次於美國海軍的世界級強國海軍。中國必須認同日本的強大,並且切實減少自身過於迅猛的軍事化科技建設。在亞太地區目前需要的是一個經濟中國而絕非是一個軍事中國。亞太地區的國際安全,日本是完全可以獨立承擔的……在早期中國經濟改革之初,中國海軍低調處理,受到了廣大亞太地區國家的讚譽。在那個時代,它一直保持著落後於美國30年落後於日本25年的比較‘和平’的水平。但是,隨著它的經濟實力過快增長,它並沒有把增長價值,全力投入到國民待遇提高上去,反而卻用於了高速建設其軍事武裝力量上。這是日本乃至美國和整個亞太國家都不能接受的。在海軍建設上,中國很清楚,它的艦隊每次前進一個等級,那麼就意味著美國需要前進2個,日本則是3—4個級別。只有這樣,日本才可以保持對中國在軍事力量上較好的優勢。”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中國為什麼需要新型軍隊(11)
按照藤原慧三的邏輯,為了讓日本感到安全,中國一定要把自己弄成“殘廢”。但是在近代史上中國“殘廢”的100多年中,日本是怎樣對待“殘廢”中國的呢?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別人的“落後”上,這個日本戰略學者的邏輯真可謂滑天下之大稽。讓那個藤原慧三做他的東洋春夢去吧。我們一定要吸取蘇聯的教訓,認清美國和日本賊喊捉賊的戰略陰謀,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為了世界和平,理直氣壯地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要說威脅,中國當年的“兩彈一星”比現在的常規武器“威脅”大多了,但40多年過去了,中國威脅了誰?只是“威脅”了兩個超級大國對中國的核訛詐,但是世界和平卻因為中國的到來,多了一根支柱。
除了這種戰略心理戰,美國還從“戰術”層面上對中國釜底抽薪,其經典的傑作,是以低價贈售波音…707和 MD…90國產化誘惑中國民航,致使“運十”下馬,中國戰略行業失去一次騰飛良機;另一個是在以色列預警機專案上“忽悠”中國,致使中國空軍現代化步伐延遲數年。當中國一邊大批大批地購買波音客機的同時,美國對中國的軍售卻連一枚螺絲釘都不放行。不知已經為美國航空工業送了400多億美元的中國民航,現在可曾意識到自己當年的失誤。還有就是美國對中國航天事業的詭異做法。美國要中國發射的衛星,連最基本的安全檢測都不許中國進行,結果導致發射連續失敗,極大地敗壞了中國運載火箭在世界上的聲譽。之後,美國一紙禁令,禁止中國發射美國衛星,致使中國火箭走向國際的努力遭到重大打擊。這背後難道沒有國家級的戰略陰謀?我們一些重要領域的當家人,在和國外“合作”的時候,似乎總是顯得過於單純。須知,涉及戰略行業,別人是不會真心實意希望你強大的。
(二)迷失在資訊化的口號裡
一些國家軍隊現在正進行以資訊化為核心的新軍事變革。但三軍齊呼資訊化,千軍萬馬大呼隆,大躍進,這就值得擔憂了。
在“資訊化”之前,我們要首先回答這樣幾個問題:未來國家的戰略目標是什麼?未來的戰爭樣式是怎樣的?我們應該準備什麼樣的軍隊?採用什麼樣的理論?現有軍事體系中,哪些是有改進價值的部分?哪些是應該淘汰的?哪些需要增加?先從編制上進行理順,然後是重組,然後是資訊化的經費投入——裝備、訓練等等。不解決這個問題,將造成軍事變革的無的放矢,在盲目的激進中,不僅將耗盡寶貴的國防經費,還會貽誤掉寶貴的追趕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的機會。
方向、途徑、順序,這就是頂層設計。頂層設計之後,是系統跟進。當年洋務運動,清朝試圖在不變革政治制度的情況下,實現工業現代化;又在工業現代化沒完成的情況下,實行軍事現代化;而在軍事現代化中,又試圖在不變革陸軍體制的情況下,變革海軍。都是隻重區域性不重整體、只重單元不重系統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