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門票費來籌資,這樣既合理也現實,還能促進工程的進展,一舉二得,何樂而不為。
參觀顛馬山紀念館,因為是臨時新增加的專案,因此時間很緊。先參觀了一個顛馬山山體雕像的簡介展館,看了一部介紹山體雕像工程爆破現場的電視錄相片。
以後,走出展館,是一個供遊人們休息、觀賞的開闊院子。一邊,向著山體雕像的方向,有一排類似圍牆、大約半人高的木製護欄;護欄外,隔著草地、與護欄平行的是一排細細長長的柏樹林。依著護欄向前方眺望,在青綠色柏樹林的地平線上,氣象恢宏的顛馬酋長披髮頭像盡現眼前:現在看到的只是遠未完工的整個山體雕像的一個側面,顛馬酋長的披髮頭像還是與後面灰黑色皺裂的原始山體連在一起的,身子、手和坐騎的輪廓還不很清晰,有些模糊。頭部以下所有那些尚未完成部分連在一起的長方形山體,伸展在山頂的盡頭,遍體被爆破、雕鑿過的痕跡歷歷在目;尤其顯眼的是,伸直的左手臂腋下,已經可見一個打穿的大洞。據介紹,細長、伸直的左手臂的雕刻是整個雕像中難度較大的一個部分,不允許有絲毫的疏忽和懈怠,否則,就會有功虧一簣之虞。現在,同時正在進行著坐騎馬頭的雕鑿造型。院子的另一邊可通向印地安人博物館等其他展區;院子中間,鄰近一展館的廊下,在與山體雕像平行的方位上陳放著顛馬酋長騎馬雕像1/34原型的石膏模型。
透過顛馬酋長騎馬雕像1/34原型石膏模型的近景,向顛馬山山體雕像的方向眺望過去,藍天白雲的掩映下,青綠色柏樹林的背景上,坐落山頂粗獷雄渾的顛馬酋長花崗岩頭像,由於空間的關係,遠近的差異,二個大小相差34倍的立體雕像,視覺上卻大小雷同,很相似。事實上,巨無霸的山體雕像一直就在按著縮小的原型雕鑿、造型,外觀上已大致有些形似;因此,對比之下,更是越看越像,似乎也模擬起原型石膏模型的造型活化起來,有了些生氣,栩栩如生。美中不足的是,時間的限制,我們已無暇再環繞顛馬山山體雕像,從不同的視角來觀賞它,體味它原始粗獷、雄姿英發的風貌了。
叫人難以置信的是,如此工程浩大的顛馬山紀念館,卻只是一項民間的私人工程;而且,起初的原始規劃就是為時一百年,甚至更長些!在我們這個急功近利的年代,這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雕刻家科斯扎克。齊奧科斯基(Korczak Ziolkowski),1908年9月6日誕生,是一個出生在波士頓的波蘭裔美國人。襁褓中就成了孤兒,在養父家中長大。寄人籬下的日子,童年時代備受虐待,但學會了刻苦工作;體格健壯,還能幫助困苦的養父餬口過日子。16歲時,他靠做零活在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或稱劍橋)的林奇技術學校(Rindge Technical School)就學。以後,他在簡陋的波士頓碼頭一家修船廠裡當制模工學徒。以此,他練就了一身木工手藝,能製作精美的傢俱。18歲時,他用55塊桑塔。多明戈(Santa Domingo)產的紅木;手工製作了一座仿古的祖父鍾。雖然,從未學習過藝術和雕塑,但透過研究、學習古今有名大師的作品,他也開始製作石膏和泥人像。1932年,他使用一把煤鑿子,雕刻了他生平的第一個大理石肖像,贈送給弗里德里希。皮克寧。卡伯特:一位有名、與其友善的波士頓青年法官;以後,還鼓勵這天才的學童,將其引進了藝術的世界。
他完全是自學成才的,在藝術、雕塑、建築或是工程學方面,從未受過任何正規的教育。以後,移居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Hartford),他成功地從事自由職業,開設自己的工作室,承接來自新英格蘭、波士頓和紐約的委託製作雕像。他的Carrara大理石雕像“古羅馬神像習作”“PADEREWSKI;Study of an Immortal”,在1939年的紐約世界博覽會上榮獲一等獎。不久,1939年夏天,他又被格曾。博格勒姆請到拉什莫爾山去協助工作了一段時間。鑑於此,媒體的宣傳報道,促使印第安人蘇族的首領亨利。立熊,在同年寫信給他,要求他考慮雕刻一尊巨像,奉獻給美國的印第安人,並且在信中寫道“我和我的族人都想要讓白人知道,我們紅色人種也有偉大的英雄”。
以後,他又回哈特福德工作了二年。1942年他34歲,自願從軍服役參與二戰;從奧馬哈海灘登陸,在以後的戰役中負傷。戰末,他曾被邀請去籌辦美國在歐洲的二戰紀念館,但他還是決定接受亨利。立熊的邀請,將後半生奉獻給顛馬山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