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形式和品項定位成為我們衝撞的焦點,直至最後成為我們分手“離婚”的導火線,這大概是除了達能外的所有當天參會者始料未及的——在和跨國公司合作的過程中,任何細節都不能放過。
果然,有一天,達能突然給了光明兩個選擇:或者以優惠的價格增持光明的股份,否則達能將以違反協議內容為名起訴光明。光明是上市公司,如果出現訴訟,光明的損失不是一般的減法,而是指數的減法。幾番思量,光明選擇了接受達能的脅迫。最後,達能以比市場估價低30%左右的價格,成功增持光明股份——這個價格最終成為達能退出光明的價格:達能佔了便宜,但報應不爽,又原封吐了出來。
薩科奇——達能的王牌
法國是世界上最官僚的國家之一:政治是達能的主牌,薩科奇斡旋是達能的王牌。
透過外交途徑向各級政府及部門施壓,要求娃哈哈妥協,是自達娃之爭初露苗頭以來,達能非常主要的手段。無從考證達能是如何得知這一招普遍管用的,但是達能的確讓中國人開了眼界。我們一直以為“關係”牌是中國人慣打的,然而*國家的“選票”牌更通用。
達能的全盤計劃是:總統的斡旋促成達娃談判,輔之以三宗罪的威脅及訴訟戰場的鋪墊。這本是極好的安排。
但是計劃實施的結果,卻變成了:在總統斡旋、達娃和談的時候,“三宗罪”輿論把宗慶後徹底惹惱,同時訴訟戰場全盤失利。
從訴訟戰場的戰略安排上來說,如果達能意圖在薩科奇訪華期間解決問題,就應該重新安排訴訟策略,拉長解決問題的時間。但是達能佈署則著實頭腦發熱,操之過急,給我的印象就是沒有一點耐性。宗慶後在中國提起訴訟,使得中國法院的判決可以抵制甚至抵消可能的仲裁結果;因此達能在中國必須採取守勢,施加壓力拖到薩科奇訪華。但達能自始至終在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中國一審審限六個月,在第五個月頭上兩個法院出了判決,達能敗訴;薩科奇姍姍到了中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達能戰略全景揭秘及點評(4)
在輿論戰中,達能將“三宗罪”公諸於眾,使這一重要武器失靈了:就像一把刀,拿著威脅別人是非常有用的;如果這把刀捅出去了,不管捅到沒捅到,它已經不可怕了。唯一的結果就是導致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對抗性升級。
所以宗慶後的選擇很正常:如果和解的結果不會優於法律程式的結果,那麼肯定要選擇等待法律程式,絕不會繳槍和解。
在談判過程中,達能也有些自毀長城。
薩科奇總統為了選票,不惜當說客;這說客當的卻著實吃力不討好。他對中國的國家主席承諾:要“停止訴訟,進行談判”;達能偏偏拆他的臺,不幹。
宗慶後來到了北京,與小里布坐在談判桌旁。沒想到小里布說“撤訴?沒有這回事。”宗慶後心裡說:“原來薩科奇並不是金口玉言啊!那就怪不得我了,是你自己的人拆你的臺,不是中國人不給你面子。”
薩科奇斡旋的重頭戲草草收場。不知道達能回過頭去是怎麼糊弄薩科奇的,也不知道薩科奇明白不明白,高興不高興,會不會恨達能把他涮了。
輿論戰——達能的敗招
達娃之爭開始後,達能口水戰三個可圈可點的成功,第一個是4…11謊言,第二個是個稅案,第三個就是美國稅案…綠卡門。但是4…11謊言冒了巨大的風險,個稅案可能歸罪於自身,而綠卡門,雖然讓宗慶後難以反擊,但是對達能的戰略利益沒有絲毫的助益。
沒有法律“硬實力”的支援,一切的“公關傑作”都是“紙老虎”,而且將會引起負面的乘數效應。輿論戰不單純只是請請記者,在媒體上發發軟文而已。輿論戰需要達能不斷地炮製新的“猛料”,新的訴訟、新的宣告,激化的矛盾、擴大的戰局、惡化的影響。
首先要說的是達能貿然發動的輿論戰完全是神經過敏。《經濟參考報》不過是一篇相當沒有深度、並且失實的報道;以宗慶後的務實作風,他絕不是在“公關”上白下力氣的老闆。《宗慶後後悔了》本不是一篇有影響的報道,全賴達能再接再厲地“公關“,使達娃之爭終於有了無比巨大的影響。
而娃哈哈並非上市公司,而是鐵桶一塊的“家長式管理”的軍團企業,業績受外界輿論影響不大,不管輿論怎樣熱炒,不會傷害到產品的形象,不會傷害到銷售渠道,企業能夠正常發展;而對於達能這間公眾公司來講,公眾心理的任何波動,都會給企業帶來直接的致命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