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海和船感到陌生和厭憎,但在用他的破船領略大海的魔力,並差點葬身魚腹之後,也在內心深處繫上了一個牢牢的大海情結。是的,在紐芬蘭粗糙的海岸上,人是被海、被風、被冰山包圍著的人,他們不是用理智,而是用直覺去感悟和體驗自然界的潮漲潮落、陰晴圓缺。他們與自然融為一體,共同形成一種奇特的生存氛圍。
《船訊》的另一個鮮明特色是它的語言。作者在這部小說裡使用的語言不是一般的口語化和生活化,而是驚人地粗獷、簡潔,充滿力度。那些破碎的、斷裂的、零散的和不完整的句子,體現了一種表面看似潦草而漫不經心的風格,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筆觸下,流動著普通人生的辛酸的血淚,蘊含著“小人物”追求幸福的那種認真和執著。小說裡許多靈與肉的深刻經歷、心與心的相互交流,作者並沒有濃墨重彩地去塗抹、渲染,而是用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不動聲色的幾句話一帶而過,但這卻在讀者心中劃下一道深深的痕跡,久久不能平復。姑媽童年的慘痛遭遇和她的情感歷程,奎爾與韋葦的互相吸引、走近直至對新的愛情不再遲疑不決,以及奎爾與帕特里奇之間深沉的友誼,都
體現了作者對遭到世界唾棄卻並不自棄的邊緣人物的內心陰影、皺褶、創傷的照亮、撫平和修復,讀後令人感同身受,難以釋懷——也許這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失敗者吧。
這樣的語言特色,這樣充滿紐芬蘭地方色彩的用語和風土人情的描寫,給翻譯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此要感謝美國印第安納州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的 James A。 Glazier教授和中國###外資貸款辦公室丁文正先生,是他們的熱情幫助才使譯事得以順利進行。尤其是Glazier教授,多次不厭其煩地透過電子郵件詳細解答譯者提出的問題,有時為了解釋得更加清楚、準確,還專門查閱了有關資料。但儘管如此,由於譯者本人的知識和水平有限,錯訛之處恐難避免,歡迎讀者不吝指正。
譯?者2006年4月6日
第一章:奎爾(1)
奎爾:一圈繩索。
英語中,奎爾(Quoyle)和繩圈(coil)讀音相近。——譯者注“佛德蘭盤是平面狀的一盤繩索,放在甲板上,需要時可在其上行走。”
《阿什利繩結大全》
以下是奎爾一生中幾年的經歷,奎爾出生於布魯克林,在一堆陰鬱的州北城鎮中長大。
一身蕁麻疹,三天兩頭鬧肚子,他掙扎過了童年;在州立大學,他一隻手捂著下巴,用微笑和沉默掩飾痛苦。他跌跌絆絆地活到三十多歲,學會了把感情同自己的生活分開,不指望任何事情。他食量大得驚人,喜歡燻豬蹄和黃油馬鈴薯。
他的工作:自動售貨機的發糖員,一家便利商店的通宵服務員,三流新聞記者。三十六歲,滿懷失去親人的悲痛和愛情受挫折的失意,奎爾離開美國去了紐芬蘭,他祖輩生活的那塊礁石。他以前從未去過那裡,也從未想過要去。
一個多水的地方。奎爾怕水,不會游泳。父親曾一次次掰開他死命攥住的手,把他扔進游泳池、小河、湖水和海浪中。奎爾嘗夠了鹹腥味和水草的滋味。
小兒子學不會狗刨,父親從這一件事上看到其它失敗像惡性細胞一樣繁殖起來——口齒不清;坐不端正;早上起不來;態度不對頭;志向和能力不行;總之是一切方面的失敗。他自己的失敗。
奎爾走路蹣跚,比周圍的孩子高出一個頭,為人軟弱。他知道這一點。“啊,你這個蠢貨。”父親說,他自己可不是個無足輕重的人。哥哥迪克是父親的愛子,奎爾一走進房間,迪克就作出嘔吐的樣子,噓著朝他說:“豬油腦袋,鼻涕蟲,醜豬,疣豬,笨蛋,臭氣彈,放屁桶,肥油包。”對他拳打腳踢,直到奎爾抱著腦袋縮成一團,在油地氈上啜泣。一切都源於奎爾最主要的一個失敗,長相的失敗。
他的身體像一塊巨大的長方形溼麵包,六歲就長到了八十磅重,到十六歲整個人都埋在一堆肉裡。腦袋像一個大容量的鯡魚鬥,沒有脖子,發紅的頭髮皺巴巴地朝後長著。五官皺縮得像被吮過的手指尖。眼睛是塑膠色的。特大的下巴像塊畸形的擱板突出在臉的下部。
他爸爸生他的時候,某種異常的基因閃現了一下,像封了火的煤堆裡突然爆出一顆火星,造成了他巨大的下巴。小時候他想了許多辦法轉移別人的視線,比如用右手飛快地捂住下巴。
他最早意識中的自己是一個遙遠的人:那邊,視線的中心是他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