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頁)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便問曰:“先生心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劉伯溫於是掐指一算,眨了幾下眼睛回答了一個隱喻:“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之後劉伯溫繼續說道,“依臣所見碗中為一燒餅是也。”開啟一看,果然是被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燒餅,朱元璋也不得不為之讚歎,眼見他擁有奇門遁甲之術,於是便繼續向劉伯溫請教明朝以後的國運。見朱元璋這麼問,但是劉基趕緊回答說:“我皇萬子萬孫,何須問哉!”要知道,在古代王朝,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隨時可能掉腦袋,因此劉基趕緊極力奉承皇帝,以圖含糊其辭,矇混過關。但是朱元璋是對此可以說是早有預料,於是便有點神色不悅,大有龍顏大怒的跡象,眼見這種情況,劉伯溫自然是不敢忤逆聖意,但是又不願以過多洩露天機,為此在回答明太祖的時候,劉伯溫用了許多的隱喻。後人把朱元璋和劉伯溫的對話記錄下來,就成了今天的《燒餅歌》。《燒餅歌》預言了明代之後近千年的歷史,如明代的“靖難之役”,“土木之變”,“宦官干政”,明代的滅亡和清代的興起,一直到今天的許多事情,其中還預測了許多今天之後的東西。前面我們也曾經提到燕王朱棣叛亂奪取帝位的靖難之役被《燒餅歌》所成功預測的情況。
全文共計1912字,用40餘首隱喻歌謠組成,是用隱喻寫成的“預言”歌謠,據卦撰詞,從一定的“象數”規律排來,涉及“象、數、理、佔”的入化應用,也是前人“觀象玩佔”的遺著,在民間流傳很廣,影響極為深遠,也很難被人理解。
尤其有意思的是《燒餅歌》不像瑪雅預言和諾查丹瑪斯預言一樣,預測人類會面臨一個世界的末日。《燒餅歌》預言未來雖然會有諸種坎坷,但是人類將會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太平盛世。關於這個太平盛世《燒餅歌》是這麼說的:“犬吠豬鳴太平年,文武全才一戊丁,流離散亂皆逃民,愛民如子親兄弟,創立新君修舊京,千言萬語知虛實,留與蒼生作證盟。”這幾句話說得非常通俗,雖然我們無法明瞭這個明君是誰,這個時代什麼時候到來,但是我們一看便知,劉伯溫最終預言將會有一個美麗文明的新世界的到來。
可以說《燒餅歌》每句答話都像一首謎語,和世界上其他著名的預言一樣,寫得十分隱諱,語句的解釋具有豐富的引申性,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解釋這些隱喻的意思。由此許多人稱《燒餅歌》非常靈驗,其中的一些預測是符合歷史事實的,但這些所謂靈驗無非是用“既已發生之事實”去套合歌謠裡的讖語。況且也並沒有任何史料能夠證明這個《燒餅歌》是劉伯溫所作,此歌於民國以前也未曾見到和流行。美國一個漢學家考證這個歌謠最早來源於清代人的一個筆記之中,這可能是清末之人偽託劉伯溫所做。
《梅花詩》:傳奇人物神奇預言
《梅花詩》,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學者和易學家邵雍所作的十首預言詩。《梅花詩》也是我國曆史非常著名的預言詩。《梅花詩》的神奇不僅來自於這些詩對於後世的預言,而且還在於邵雍這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邵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物,但是時代並沒有給他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機遇,因此他的名氣在老百姓中並不大,不像三國的諸葛孔明和姜子牙那樣家喻戶曉,但是,無論從才幹和品德來說,邵雍都是一個非常傑出人。
據說關於邵雍的神機妙算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冬天的傍晚,邵雍正在跟幾個好友聊天,忽聽敲門聲,先敲了一聲,接著連敲五聲,來人說是要借東西。於是,邵雍應運起了一卦,經過推算他認定是鄰居來借斧頭。當邵雍說出結果後,他有個朋友並不相信,於是邵雍親自去開啟門一問,來人果然是借斧頭的。朋友們都很驚訝,邵雍解釋說,來人第一次敲一聲,根據周易推算,得到了上卦乾,接著敲了五聲,得下卦為巽。上下卦得後,上下卦數再加得變爻為四爻,因而本、互變卦中有三個乾卦,乾屬金,體卦巽為木,故來人所借當屬金、木之類,又乾金短而巽木長,故鄰居來借的這個東西當為斧頭。
後來邵雍有一天心血來潮,在賞花時寫下了《梅花詩》,《梅花詩》共有十首,這些詩以象徵性隱語手法設定比喻,用十分隱晦的預言勾勒了此後中國的歷史鉅變和朝代變遷。當然,和所有預言一樣,他採用了十分隱晦的語言,並非很容易理解。
《梅花詩》中有幾首已經實現,還有幾首可能會在未來實現。一般來說研究者們對於《梅花詩》中前幾首詩所預言的事情比較一致,對於後幾首詩的解釋則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們在本文中就把研究者們意見比較一致的前四首詩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