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照規矩,板凳龍應該是在正月出遊的,否則為大不敬,但這回大家之所以打破常規,這顯然是出於不得已。不過,我揣摸,當時大家恐怕是這麼想的:只要為老百姓謀求福祉,即便得罪了神龍,神龍也會理解並原諒的,而反過來說,如果神龍真的可憐並保佑蒼生,那它也會樂意隨時給百姓賜福的,是絕對不會計較那些繁文縟節的。
芙蓉板凳龍(3)
只是很遺憾,那次求雨沒有獲得成功,在後來相當長的一段日子裡,天依然赤日炎炎,地依然乾涸開裂。
五
誠然,在從事諸如求子求財求雨求平安等封建迷信活動方面,芙蓉板凳龍跟外地的燈板龍沒有什麼兩樣,無不經歷了一段漫長的灰色歲月,它是沒有什麼光榮可言的。然而,芙蓉板凳龍特別是芙蓉下街的板凳龍,它順從民意,不落窠臼,突出“求樂”,以至人人喜愛,這卻是特別值得一提的。
芙蓉下街,當地人習慣上叫芙蓉街,它雖說有“街”,但文化生活卻嚴重貧乏,況且,土生土長的民間娛樂專案幾乎沒有,因此,劃板凳龍,大家在求樂方面下了許多功夫。
按照外地的慣例,每逢板凳龍出遊,隊伍總以兩支旗燈、兩對或四對高照開路,後面伴以長號和細樂吹奏,再以大鑼大鼓壓陣。可芙蓉街人每次劃龍,除了堅持做到這一點外,還增加了一班或兩班鑼鼓隊,同時,以本地“大眾”劇團樂隊為班底,充實細樂吹奏人員,使嗩吶、管、笛、絲絃等八音響樂,能吹打出各種曲牌。另外,他們用摹捐而來的錢,購買大量鞭炮,指派專人在現場鳴放。這樣一來,劃龍現場的熱鬧氣氛大大增強,使劃龍者和觀眾感到莫名的興奮。
芙蓉街人管鑼鼓等行頭叫“大鬧”,他們在“大鬧”敲打方面,更自創了一套打法,這種打法跟外地一般通用的“以鼓聲、鑼聲為主”的打法完全不同,它以鈸聲、鑼聲為主,適宜於近聽,聽起來特別熱鬧、振奮。譬如:大荊、白溪等地這樣打:“同,同,同同康,同同康,康康康,同康同同康,同康!”芙蓉街人卻這樣打:“妻妻康,妻妻康,妻妻兒妻兒妻康,妻康兒妻康,康妻康!康康兒妻康!”因為芙蓉街每次劃龍,差不多都放在天后宮或街道上進行,而天后宮和街道場地逼仄,包圍性強,所以,採用這種適宜於近聽的“大鬧”打法,會收到強烈的迴音效果,使現場氣氛顯得格外熱烈。
實事求是地說,如果靜止地看芙蓉板凳龍,它並不好看,其龍身就像一條“長板凳”,既沒雕飾又沒色彩,很單調,根本談不上什麼漂亮,它遠遠比不上人家布龍、紙龍、草龍、柴龍、篾龍、錢龍等龍燈那般鮮豔奪目,但如果動態地看,芙蓉板凳龍卻充滿了野性,它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美,能給人的心靈以強烈的刺激和衝擊。可以這麼說,板凳龍的生命在於運動,魅力也在於運動,離開運動,板凳龍的觀賞性就無從談起,而運動得越劇烈,板凳龍就顯得越美,就顯得越有吸引力。
民俗學家們認為:除了祈雨祈福、娛神娛己,舞龍還有彰顯力量的作用。這是因為:一則舞龍本身是一個“力氣活”,那些由騰躍、翻滾、盤迴、穿插、聳立等構成的諸多套路、造型,不出大力就無法完成。二則龍是力量的典型代表,自然界的天象和諸多動物,都將自己的力量投賦在了龍的身上,因此舞龍既是顯天力,也是顯人力。三則不排除對龍的“調侃”和“不敬”。龍是自然力的象徵,也是帝王皇權的象徵,它常常以張牙舞爪、耀武揚威、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面目出現,使芸芸眾生不得不敬而畏之。但現在不同,大家可以按龍頭、折龍身、揭龍尾,藉助舞龍盡情地把這個帝王之象折騰、戲耍、嘲弄一番。
自然,作為舞龍的一種特殊樣式,板凳龍也肩負著“彰顯力量”的使命。正緣如此,芙蓉街人在如何加劇板凳龍的運動方面,也就是在如何彰顯板凳龍的力量方面使出了許多新招。
首先,他們增加了板凳龍的龍身檔數。按照外地的通例,一條板凳龍,其龍身只能限於36檔。但芙蓉街人不拘泥這一套,覺得龍身36檔太短,運動起來氣派、聲勢不夠,他們索性放開,讓大家自願加盟,誰扛著“短板凳”過來插一槓,都歡迎。反正每隻“短板凳”,兩端都鑿有榫孔,它們連結時很方便,只要在榫孔間插下活梢就行了。因此,芙蓉街出遊的板凳龍,龍身總是顯得特別長,常常達六七十檔,有時竟超過100檔,它前後拉開,逶迤150多米,倘若在夜間滾動,它簡直像湧動一條波濤翻滾、流光溢彩的河,其場面之壯觀,氣勢之恢宏,是不消說的了!
其次,他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