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雲雨》到《秘語十七小時》再到《結果》,有類似於“紅學”索隱派的好事者劃了一條線,章明無非是想從一種水到另一種水,從江邊發展到了海邊。是的,章明喜歡水,就跟他喜歡聞巫山老家江風帶來的淡淡腥味一樣,他的“巫山雲雨”三部曲重心當然跟水有關。用水去表現性與空虛,並非章明的發明,但只有一個悶騷入骨的人才會想到用跨越十年的三部電影去投射並不複雜的意象,只有一個敏於情而訥於言的人才會想到利用畫面傳遞過多的隱喻,他想表達的東西從來都不復雜,但總是很抽象。對細節的營造過於煩瑣、匠氣跟小眾化,讓章明一直生活在理解與完全不被理解之間。比之於賈樟柯王小帥,章明的電影語言更晦澀,離商業體系更遠,這讓他在這一代中都難以出位,不大可能被傳統的觀眾、媒體或投資人垂青。
那天《結果》的遭遇說明,不瞭解章明藝術取向生活經歷的觀眾大概會被他悶死。《結果》裡黃光亮從黑皮箱裡拿錢給一個女人追問李重高的下落,錢一疊一疊拿,話一次一次重複,拿了六次或更多?再藝術的導演都會想方設法給剪一下,或鏡頭變個角度,但章明不剪也不變。我當時腦海裡突然湧出了一個古怪念頭:章明是不是把劇組的所有投資款現金都放在了那個晃人眼睛的黑皮箱裡面?《結果》那種“鐵杵磨成針”的悶騷勁,能把一個急性子變成《大話西遊》裡要打唐僧的孫猴子。看章明電影不可或缺的是耐性和相當程度的藝術鑑賞能力。鄒靜之看完《秘語十七小時》後說:我就喜歡裡面的味道。這是解人之語。
我敢說,現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章明大概從未想過自己要當大導演,因此“章明”在百度上搜尋的結果90%並不是本文提到的這個人,而這部投資不到兩百萬的電影大概也從未想過進主流院線,因此“結果”在百度上搜尋的結果9〖BF〗〖BFQ〗並不是本文提到的這部電影。章明原本準備狠下心來放一炮:新片叫《懷孕》,但有關方面不讓叫,影片只好《結果》。但就算叫《懷孕》就商業了嗎?就有噱頭了嗎?現在早已過了“巫山雲雨”時代,有色無色資訊無處不可獲取,章明不是斯瓦辛格,徐百卉甚至章明懷孕了都不會引起多大關注,沒有什麼人會為了人類的一次自然行為跑到電影院“同去悶騷”。我對很有些灰心的章明說:其實叫《結果》更好,結了果也就是懷了孕,意思一樣還可以避免被認作是科教片,這樣能保持你第六代導演的貞潔。章明的《巫山雲雨》曾被人包裝成了“情色片”,相對於這種方式的被人利用,當然還是保住貞潔為好。
章明是這樣一個人,當他曾經的同道中人正在鎂光燈攝像機關注下唾沫橫飛的時候,他正貓在家裡一篇篇寫文字感性的導演日記;當他曾經的同道中人飛也似的逃離給過自己無限榮譽的精神小城時,他一次又一次的向三峽向長江行注目禮,他似乎在超越這個時代又似乎是在跟這個時代脫節。
《秘語十七小時》在巫山陸游洞拍攝時,我去探了班。這部戲的一個女演員跑了,把章明氣得夠嗆,他當時站在陸游洞洞口,天色昏暗,長江邊特有的清新空氣讓人神清氣爽,但氣氛跟天色一樣壓抑。章明跟劇組一工作人員交代工作,他在現場的感覺不像一個指揮作戰的將軍,倒像一個帶著學生來江邊寫生的文弱美術教員。更準確地說,由於所有女演員都穿著泳裝,他當時更像一個學校裡不讓畫人體不得不偷偷跑到江邊來畫人體的美術教員。事後我才知道,《秘語十七小時》拍後不久,有上千年曆史的陸游洞就因三峽工程淹沒——這讓我想到章明,我們這個時代是否一定要讓所謂的滾滾洪流淹掉一些本不應該淹掉的別緻?!
看完《結果》陪章明回到他住的招待所,這個招待所實際上是廣東省美術館位於二沙島的一個相當高檔舒適的接待場所,在它周圍的別墅一度價值千萬。儘管這裡經常入住一些畫家、音樂家,但它仍然僅僅是招待所——因為它的走廊跟傳統招待所一樣灰暗曲折,而且,還有幾個用審視眼光打量人的介乎服務員跟前臺接待員之間的人物。
“你去哪裡?”有人問。
“我住這裡。”章明說。
足足過了十秒種,他們才說:“行,上去吧,電梯上去第三層,往左拐再往右拐。”
電梯要關上了,我突然聽到一個人有些疑慮地說:他頭髮不長不像畫畫的;另一個人在勸他:他可能是唱歌的。
聽到這話時,我發現章明也笑了。
人人都愛ANG LEE�
王志的咄咄逼人在李安真誠的眼神,儒雅的談吐,謙遜的態度面前簡直潰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