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並不是坐在指揮塔裡,說上一句,跟上一大堆的參謀、指揮員“傳令”。他是親手拿著話筒,高聲地叫喊,親自“發號施令”,每個命令,都是由他親口發出,“到××××區域打!”、“到×××交通幹線”、“狠狠地打!”、“看準了再打!”、“堅決地打!”飛行員在空中聽到的聶司令本人在指揮,除了信心大增外,還從他不同的指揮口令和語氣中,十分清楚地明白他的作戰意圖和整個空中的敵我態勢。多年以後,許多飛行員都對聶司令這種親自指揮的作風記憶猶新,說:
“戰鬥越激烈、驚險,聶司令嗓子也喊得越高、越急!擊落了敵機,他的喜悅,我們在話筒裡也感受到!”
後來,彭德懷也聽說了聶鳳智的指揮風格,對他開玩笑說:“像你這樣‘握話筒’的指揮場面,在中外空戰中都是極少見的啊。”
聶鳳智笑著說:“和美國佬鬥,我這個當司令的,不來點‘現場的握話筒’,那怎麼行呀?”
“握話筒”,現場指揮是聶鳳智的指揮風格之一,也是他負責和制勝的傑出戰將的風格體現。
(7)
聶鳳智為將帶兵,對屬下很關心愛護。
對此,他的警衛員單文忠有兩件最難忘的事情。
1941年夏,在魯南,單文忠得了一場病,上吐下瀉,一天拉吐一二十次。由於身體虛弱,行動不穩,結果,他上廁所的時候,因為渾身乏力,不小心掉進一人多深的糞坑裡。聶鳳智聞訊後,立即趕來,和勤務員李大新、飼養員李鎖成等人跳進糞坑,七手八腳硬是把他從糞坑“捧”出來,然後又用水把他身上衝洗乾淨。他的夫人何鳴大姐又親自給他做雞蛋麵條,請來醫生給他打針吃藥。
在聶鳳智等人的關懷下,沒幾天單文忠的病就治好了,身體迅速得到恢復。
1942年冬,單文忠下到學員隊去學習。結果,在膠東東夼生了疥瘡,很厲害,住進了西山康家醫院。由於缺乏有效藥品,醫療技術又差,後來發展到全身都是膿皰,還害上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