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終身誤'而起的對寶釵的憐憫
'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終身誤”是紅樓夢十二支曲中的一支,此曲以賈寶玉的口吻描述了他在感情上的遭遇和困惑。尤其是一句“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讓人心頭不禁一陣酸楚。為寶釵的“舉案齊眉”也為寶玉的“到底意難平”。付出真情的卻得不到想要的回報,期盼真情的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真情。雖說這樣的婚姻在中國古代簡直難以記數,絕大部分的人都這樣平平淡淡的捱過去了,然而賈寶玉卻難以承受。面對寶釵的真情,他不堪重負,他不得不最終選擇懸崖撒手棄家而走。寶玉雖然解脫了,但我們要追究的是這個悲劇並未就此結束。對寶玉來說是悲劇,對寶釵來說,何嘗又不是呢?
寶釵是個很有手段的人,她能夠讓她的情敵林黛玉對她產生敬意對她掏真心。她能夠博得賈府上上下下人的口啤和讚賞,然而她卻沒有辦法得到寶玉的真心,這是一大遺憾,而更準確地說這是一個註定的悲劇。就像寶玉曾經說過的“林妹妹何嘗說過這混帳話,若說了,我早和她生分了”。說“混帳話”的是誰?就是寶釵。寶玉的這句話早就註定她們是要“生分”的。雖如是,我仍然要為寶釵感到惋惜和憐憫。因這這一切都不是她的錯。誰的錯?寶玉的嗎?自然也不是。他們倆位都是受害者。
如果簡單把寶釵斥為封建禮教的代表,說她世故,虛偽甚至陰險,狡詐。。。那麼用周汝昌的話說是“你根本就沒有讀懂《紅樓夢》,根本沒有讀懂曹雪芹”。確實是這樣,我們首先要看到,寶釵是一個女孩子,一位才女,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正所謂“哪個少女不懷春”,寶釵縱然表面看來對於情感表現地冷漠甚至迴避,但如果你就此認為寶釵已經不懂感情,已經沒有了愛的能力,那您還是錯了,您不懂得體察人性。封建禮教可以約束人的行為和觀念,但它改戀不了人性。愛是天賦*,寶釵同樣擁用,只是不得不將它隱藏得更深。如果說撲碟那一幕我們看到了寶釵天真可愛活潑的一面,那麼,寶釵在熟睡的寶玉身旁靜靜地為他的貼身衣物刺繡,從這暗含著溫馨與噯味的一暮,難道我們體會不出什麼嗎?我想,此時的寶釵恐怕早已沉浸在情海之中了。寶釵亦有痴處。
其實,寶釵對寶玉的愛慕並非一日兩日了。她深知她佩帶的金鎖日後必定要有個帶玉的方能配。可能在她上京的時候就是帶著這個願望來的。與其說她是宿命,不如說這是一種緣分意識。我們能感受到,寶釵對“金玉良緣”始終是深信不疑的,這正是寶釵痴情的一面。
在第五回的判詞裡,寶釵和黛玉被合在了一起。關於釵黛合一,紅學家們有過許多說法基本是沒有定論的。但我以為,在痴情上,釵黛不分上下,只是兩種不同層次不同內涵包涵著不同寄託的愛,一個的愛為了寶玉能顯身揚名,光耀門庭,雖然有些世俗卻也是真心一片,一個的愛是靈魂的契合是心與心的相知與相憐,是超世俗的,當她們合二為一,意味著這兩種不同形式的愛一起澆灌著寶玉的心田,但這種融合卻只在夢中伴隨著可卿的出現而曇花一現,現實中她們卻是兩個人,寶玉對此必須做出抉擇。
雖然我們無法看到真正的後40回,但寶玉的抉擇我們都知道。他必然會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黛玉,因為寶玉是跟著靈魂而非世俗走的人。而家族的選擇卻必定是寶釵。這個矛盾似乎就預示著寶,黛,釵,三人都將成為這個悲劇的犧牲品,誰也不能倖免。雖然我們看不到原著的結局,但無疑是這樣的。所以,面對這樣的結局,我們同情黛玉和寶玉,無疑是人心所向,那麼對於寶釵,難道我們沒有同情沒有憐憫嗎?同是薄命人哪!
寶玉飲的那杯酒真真叫人淚下:“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閉月羞花”——中國男人特有的自作多情
用“酸溜溜”來形容古代文人是再恰當不過的了。不用看別的,僅從幾個形容美女的字眼上就能領略一二了。諸如“閉月羞花”、“沉魚落燕”,這些把美女們誇得暈頭轉向的成語集中體現了中國男人對美女的崇拜和神往。古往今來,中國男人一直以崇拜美女為美德。以得到美女為榮耀。當然,這個“得到”要分兩種,才子們以得到芳心為榮,權貴們以得到肉體為榮。兩樣都得者實屬罕見也,這也是中國美女們的悲哀吧。
然而,細琢磨“閉月羞花”“沉魚落燕”等這些詞,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