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呂不韋: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貴清,子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後……各有所長,不好妄加評論。
漢文帝①:受家母影響,從小就拜讀李老大作,這次轉到李老部落格上來,受益匪淺。我治國的方略強調的就是“無為”兩個字。
韓非:疼愛孩子的人慈愛自己的孩子,重視生命的人愛惜自己的身子,愛惜功勞的人,積極從事工作。慈母對幼小的孩子,想方設法給他幸福,就要用力為他除掉禍害;用力為他除掉禍害,就思慮精熟;思慮精熟,就能獲得事情的道理;獲得事情的道理,就一定能夠成功;一定成功,行動起來就不遲疑;不遲疑就叫做勇敢。聖人對待各種事情,都像慈母為幼小的孩子考慮一樣,所以看到了一定要實行的道理。看見了一定要實行的道理就是明智,他幹什麼事也不遲疑;不遲疑就叫做勇敢。
(愛子者慈於子,重生者慈於身,貴功者慈於事。慈母之於弱子也務致其福,務致其福則事除其禍,事除其禍則思慮熟,思慮熟則得事理,得事理則必成功,必成功則其行之也不疑,不疑之謂勇。聖人之於萬事也,盡如慈母之為弱子慮也,故見必行之道。見必行之道則其從事亦不疑,不疑之謂勇。)
孔丘:老子的話,讓我想起我之前的一個想法,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應該做到以寬厚仁慈的心態待人接物,成人之美,與人為善。
莊子:如今的天下,混亂不堪,而這卻是從很久之前就開始的,所謂“堯不慈,舜不孝”。
①漢文帝,劉恆(前202―前157),漢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