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
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宋史?魏王廷美傳》雲:“初,昭憲太后不豫,命太祖傳位太宗,因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雲“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開封,德昭實稱皇子。”
在司馬光《涑水記聞》、王禹偁《建隆遺事》也只是蜻蜓點水記了幾筆而已,並沒有給出最強有力的證明,也就是說這段歷史上人人都知曉的好事其實是不被後人所認可的,單憑這樣一個子虛烏有的傳聞,就要將以國事託付給襄王,這種說法難免太過兒戲了,身為當今皇上的母親,宮中最有權勢最有遠見的婦人,不會不知道這件事的難度,單憑她一人之力,根本做不到這一步。
其次是群臣的態度以及朱元璋立下的規矩,中國王朝自周以後,一直延續著嫡長子繼承製的皇位傳承製度,朱元璋更是這個制度的忠實擁護者,為此不惜將皇位傳給並不滿意的孫兒來維持正統,即便是後來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皇位打破了朱元璋的正統,但面對天下讀書人強大正統壓力,朱棣不得不多番篡改自己的身份來獲得皇位的合法性,足見正統的壓力之大,太子一日沒有被廢除,無論這個人是不是合適的君王,在輿論面前他永遠是正義的,單憑這一點襄王除了走上朱棣的路子,絕不會有機會坐上大明的龍椅君臨天下。
其三,來自宣宗的態度,時至今日宣宗並沒有明確表示廢太子的意思,以宣宗的聰明才智,不難猜出前些時日二皇子真龍天子的流言出自何處,這事兒只要順著查一下宮中的幾個太監宮娥,就能查出端倪來,況且自己那次入宮差不多將這事兒挑明瞭,宣宗當時勃然大怒,可過後並沒有說什麼,這事兒也就不了了之了,從這一點上看宣宗在太子的問題上,對自己的這個兒子還是很滿意的,事實上太子的性子也的確不錯,據說就在前兩日宣宗有意考校太子的見識,特意讓人拿了一本洪武時的《大明律》給他看,半個時辰後讓太監來詢問太子的看法。
太子認為建國之初,太祖皇帝以剛猛治國,亂世用重典,法外用刑情況嚴重。他認為:“法嚴則人知懼,懼則犯者少,故能保全民命。法寬則人慢,慢則犯者眾,民命反不能保。”因而,屢興大獄,殺的人很多;還使用了許多恐怖的刑罰,如抽筋、剝皮、閹割、凌遲等,因此有獲罪的大臣跪求“臣罪當誅,謝主隆恩”,比較起來,能被砍頭也成了幸運的事,這樣的手段在亂世並無不妥,可當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當實施仁政,以德治國,方能安民心,報萬世基業才是正道。這一番話讓宣宗大為高興,當日便將太子留在了宮中說話,這些都表明,宣宗身子骨雖病得厲害,可腦袋並不糊塗,至少在人選這件事上,他早已認可了太子,所以在這件事上,襄王除了那點流言蜚語幾乎沒有做上寶座的可能,王振之所以沒看明白,一來是他少了些大局觀,眼裡看到的只有眼前的利益,所以難免浮雲遮住雙眼的時候,其次他還是太過高看了太后的影響力,準確的說是對這個老人家太過畏懼,所以才想尋求外部的幫助,殊不知在這件事上,群臣幾乎是與他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可惜的是王振自始至終沒能看明白,從這一點上楊崢也能看明白,王振至少在太子這件事上或多或少參與了什麼,至於是什麼就用不著多說了,楊崢也是明白了這一點,在一開始內心深處裡對這件事還是有些牴觸,甚至有拒絕的意思,可內心深處一個聲音告訴他,越是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越不能做出衝動的決定,所以即便是對王振心有不滿,但在這件事上,他一點也沒在王振的面前表現出來,而且一口答應,幾乎沒有猶豫,這一點從曹吉祥送來孫皇后的讚揚可以說明,王振與孫皇后對於他在這件事的態度上是十分欣賞與信任的,那麼接下來,就是做的問題了,當然了,這件事幾乎是鐵板一塊的事情,他答應與不答應歷史的走向都不會有半分的改變,反而喪失了一個參與與發現的機會,正是明白了這一點他才一頭參與了進去,他的目的很明顯,既然歷史的長河不能挽回,那麼能做的不是隨波逐流,而是逆流而上,尋到河流的源頭,截斷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