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振聽得暗笑不止:“要說太祖皇上定下的規矩,就屬聖上壞得最多了,旁的不說就說太監不可讀書識字,不可干政這一條規矩早已壞得不能再壞了,但這話兒卻說不得,只能順著楊崢的話頷了頷首。
只聽得楊崢繼續說道:“以皇上的聰明睿智,我相信他絕不會將祖宗的江山交給一個壞了祖宗規矩的人,太子年幼是不假,可那也是名正言順的太子,當今天下太平,人心向背,宋太祖黃袍加身的局面絕不會出現第二次,以皇上的聰穎,絕不會因擔心宋太祖之事而將江山交個襄王的?”
“話雖如此!”王振道:“可天下的事情誰也保不準不是?娘娘就是擔心才讓咱家來尋大人幫忙的?說句不好聽的話,娘娘讓咱家來尋大人,那便是相信大人有保太子萬無一失的本事,大人也是太子的老師,也想看到自己學生被人欺辱不是?”
楊崢道:“這是當然了,我楊崢是什麼人,旁人不知公公還不知麼。”
王振道:“咱家與娘娘就是知道大人心懷正義才來尋大人幫忙的,如今有大人這一番話,咱家相信娘娘也放心不少了。”
楊崢這會兒更說不得什麼了,本以為自己莫名其妙的來到這個時代,或許能改變歷史的走向,至少不讓太監走上干政的路子,可人算不如天算,該來的還是來了,就憑王振今晚來府上走一趟,他雖明知拉攏自己達到遏制太后的主意多半出自王振之手,但人家打著皇后的旗幟,自己也不好說什麼,況且他說得也沒錯,太子是自己的學生,做老師的在這個時候不給學生撐腰,難免有些說不過去,這是個學生敬重老師,老師幫襯學生的時代,自己既在官場,那就得按照官場的規矩來,所以面對王振的不安好心,他也拒絕不得,只好答應你了,兩人又說了一番話,眼看著天色差不多了,王振才帶著一臉的笑意走了,這廝似早已認定了楊崢會答應,出門的時候就見曹吉祥急急忙忙迎了上來,踹著粗氣對楊崢道:“娘娘讓奴婢來告訴楊大人一聲,今日之恩她老人家永世不忘。”
楊崢頗有幾分上了賊船的感覺,苦笑了聲,道;“娘娘客氣了,說起來這也是楊某該做的,談不上什麼恩情。勞煩公公回去告訴娘娘一聲,就說我楊崢沒想過恩情,只做該做的事罷了。”
曹吉祥有些可憐巴巴的應了聲,要知道他先是跟著王振從坤寧宮趕到棋盤衚衕,等楊崢與王振說話的時候,他得到王振囑託,馬不停蹄的回去將這裡的訊息告訴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一時高興,又讓她送來了這番感謝的話兒,幾個來回可把他累得夠嗆,此時聽得楊崢這一番話,就差沒罵人了,可一想到皇后娘娘,王振對楊崢的重視,罵人的話兒怎麼也罵不出來,更別說他在宮中跟著王振這多麼年,早就學問會了看人說話的本事,就衝著楊崢今日這份輔佐的功勳,他日一旦太子登基,這份輔佐之功還能少,日後的前程還能少得了,與這樣的人說話,哪怕是累死也容不得拒絕,只好可憐巴巴的答應了。
站在門前客套了一番後,王振這才上了馬車,心滿意足的去了。望著王振馬車消失的方向,楊崢輕輕吐了口氣,渾身忽的湧出幾分挫敗感來,明明是想做些改變,事實上他也的確做出了努力,大明在他的努力的下,也改變了不少,先不說海禁的延續,下西洋的壯舉還在繼續,就是商業稅,朝貢,翰林院、北方的蒙古韃子也都走向了另外一條歷史的軌道,本以為藉助這些改變,大明宣德十年的歷史走向會有所轉變,如今看來自己還是小看了歷史,在這條長河裡,個人的力量終究是太過渺小,哪怕你改變了一個歷史轉向,這條延續了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其主流的方向並沒有因為細微末節而發生重大的偏移,最終走入了預定的歷史軌道,不得不承認在這一點上他沒能看得更遠,更準確,從而讓歷史再一次成就了王振,其實就今日的這一番局面,就算沒有王振深夜的造訪,說出感人肺腑的一番話,在太子這件事上他也會選擇太子而不是襄王了,這倒不是說他不看好襄王,事實上以後來的歷史走向來看,若是立了襄王,大明的歷史或許還能好點,但假設之所以是假設,在於他根本不可能實現,先說王振口口聲聲所說的張太后效仿前朝杜太后金匱之盟以國事讓宋太祖立宋太宗的事蹟,這段傳聞儘管亦同樣為世人所知,但沒有一條材料記載是由趙普獻與太宗的,也沒有任何官方材料記錄和承認過它。
《宋史?杜太后傳》裡面記敘:“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樂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
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