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西四省,北直隸的順天、保定、真定、河間、順德、大名、永平、廣平和延慶州、保安州,以及遼東、大寧、萬全三個都司。“
說到這兒,楊士奇想了想複道:“至於四川、廣西、雲南、貴州四省,以及南直隸的廬州、鳳陽、安慶和徐州、滁州、和州等地方,殿下可以從南方士子減少一下,設立箇中榜,若不願意,這些地方大可歸為南方範圍之內,如此一來,每年取多少士子,都有了一定的名額,只需北方士子在十分之四內,便可高中科舉,入朝為官。而南方同樣,只需在十分之六內,方可中舉,如此一來,比方士子有了期盼,想來也會有怨言?”
“好,好一個南北分榜,果然是法子,就這麼辦,此時孤會奏起陛下,昭告天下,今年的科舉,就此作罷,待朝廷定下規定,明年重新科舉!”
“太子英明!“
文武百官一陣高呼,同時也鬆了一口氣,大半年的科舉案,總算在今日告一段落,相信用這個訊息昭告天下,南方士子雖有不滿,但也不會有太多的怨言,而北方士子必然是高呼英明。眾人相識一望,各自點了點頭:“這一下,南京城總算是能安靜了。
鬧騰了大半年的科舉案,總算是落下了帷幕,朱瞻基將此事上報北京後,朱高熾正式議定各省鄉試取士名額。其中如南京國子監及南直隸共八十人,北京國子監及北直隸五十人,會試取士不過百人,南方人佔五分之三,北人佔五分之二。凡通古博今,端重沉靜,年齡在二十五歲以上者可以應試。此規定尚未實行,仁宗即駕崩。宣宗登基後,詔頒天下,要求各省仍按此規定執行,此後,一直到明末,都不曾改變過。
朱瞻基退了早朝,轉身去了謹身殿,剛坐下,一個小太監飛快跟了上前,將一個盒子捧了上來,滿臉喜色的道:“殿下,這是南京獻上來的蛐蛐,請殿下看一下?”
那太監年約三旬上下,服色微微顯得有些漆黑,且有些粗糙,馬臉,濃眉大眼,一對嘴唇卻是十分的肥厚,配上高高的鼻子,倒也顯得極為忠厚,這樣的相貌若是穿上一件農家的服飾,行走在田間地頭,倒也像一個尋常的老百姓,可當初朱瞻基選擇的他除了他會識文斷字之外,這幅忠厚的相貌也十分的討巧。
這太監姓王,單名一個振字,他因為中舉人、考進士無望,於是自閹入宮。可是讀書人一向輕視yan人,因屢試不第而淨身入宮者甚少;固有傳言王振因濫賭,欠了大筆的賭注無法還上,被賭坊的打手踢爛了他的下體,然後因傷被閹的事情經由高郎中府上的小徒弟之中傳揚出去,引得府學同僚甚至學生們的恥笑排擠,王振羞愧難當,沒臉見人,只好辭了這教官職位進宮去;其緣由羞愧難言,才謊稱屢試不第。
最初入宮時做了一個跑腿了小太監,但這個教書先生,與其他宮中的頭腦木訥的宦官和需要處處迴避問題的教師不同,他是個讀書人,通文墨曉古今,很快被太子身邊的陳蕪發現,讓他負責在內書堂教小太監讀書識字的宦官,因為教書教得好,很受歡迎,漸漸在宮中有些小名氣,陳蕪便讓他服侍太子朱瞻基。
王振知道在宮中要出人頭地就必須依付在朝廷中舉足輕重的靠山,而眼前的太子,無疑是最大的靠山,所以他服侍朱瞻基盡心盡力,得知朱瞻基喜愛鬥蟋蟀,每日空閒時間,總會留意,漸漸收到朱瞻基的寵信。
朱瞻基文武全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出此之外,最為喜愛的便是鬥蟋蟀,從小就喜歡,也正是這個愛好,即位之後他曾經讓各地採辦上等蟋蟀來京,地方官員為了取悅宣宗,都變本加厲地下達任務,一度給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朱瞻基也被百姓們稱為“蟋蟀天子”,可以說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汙點。
一聽是進貢的蟋蟀,朱瞻基心頭暗喜,斜眼瞧了一眼,只見這盒子中的蟋蟀頭大、項大、腿大、皮色好,熟悉各種蟋蟀的朱瞻基一眼便看出這隻蟋蟀非同凡響。